跳到主要內容

學生量體溫 陳建仁:意義不大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4/2968697.shtml
學生量體溫 陳建仁:意義不大
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中小學生是否需要自主健康管理,由家長幫小朋友量體溫?前衛生署署長、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認為,禽流感在發燒前就具有傳染力,跟SARS不一樣,況且學生也沒跟禽鳥密切接觸,現階段量體溫防禽流感的意義不大。

陳建仁說,與其要求學生量體溫防禽流感,不如要求禽鳥養殖、販賣者,或是宰殺、烹煮雞鴨的民眾和查緝走私人員量體溫,並加強防護工作,來得有效多了。

他強調,人類感染禽流感後的死亡率雖高,但世界衛生組織目前仍認定禽流感是在禽鳥中流行的傳染病,現階段全球一百多例感染者,都是跟禽鳥密切接觸者,像是宰殺、拔雞毛或烹煮人員,由於接觸大量血液和病毒而遭感染。

他表示,世界衛生組織仍認為,現階段尚無足夠證據證明禽流感可以人傳人,就算泰國先前傳出的疑似病例,也都有禽鳥接觸史。

「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監控禽鳥間禽流感的流行情況,不要傳染給人。」陳建仁建議,現階段對於人的監控重點,應擺在與禽鳥接觸的高危險群,最好天天量體溫,若發現有發燒、類流感症狀,就要立刻做檢查,一旦證實是H5N1病毒感染,就要趕快投藥。

陳建仁還提醒跟禽鳥密切接觸的民眾,一旦感染人類的流行性感冒,就更要避免接觸禽鳥,以免人流感與禽流感在體內重組,變成人傳人的超級病毒。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桌球運動的未來在哪?

之前看到客家新聞雜誌針對新埔桌訓做的報導:台灣乒未來 裡面很清楚地介紹了新埔桌訓,以及點出不少台灣桌球界的問題 甚至,我覺得這些其實是台灣運動界的共有問題 請先看這兩段影片吧 (如果只想看裡面提到的問題,請直接看第2段; 但我強力建議從第一個影片開始看,因為可以看到葉教練用心帶球隊,還有球員們很認真用心練球的過程)

[讀書心得] 【當上主管後。只能默默崩潰? The Making of a Manager: What to Do When Everyone Looks to You】

  趁著連假用一個完整的空檔看完了這本【當上主管後。只能默默崩潰? The Making of a Manager: What to Do When Everyone Looks to You】,中文書名聳動但其實英文原名的意義更為重要,作者用一個輕鬆但又有結構性的方式來分享她在 FB 從菜鳥主管到資深主管的心路歷程與心得,也讓這本書在可閱讀性與知識豐沛性上得到良好的平衡。 這本書很適合給[將要第一次當主管、剛當上主管的朋友們],但其實對於已經當過主管多年的朋友,也是一本適合回頭檢視自己身為主管的足與不足之處,也因此這本書會被我列為未來在某個時間點重新拿出來重新閱讀的清單之中。 ------ 後面聊些看這本書的反思過程想到的事情: (講在前面,今天提到的這些工作經歷,對我來說都是無止境地學習,不管一開始走到某一條路徑是否為自主的選擇,但我真心都很感謝這一路上的機緣,不然我沒有機會走到目前這個方向) 先做一些背景回顧 : 其實從博班畢業回台以後,我在學術圈的工作歷程跟大部分走學術研究出身的朋友不太一樣,簡單來說,以[研究、教學、服務]的正常學術生涯路徑通常會是:  a. 研究為主; 教學次之; 服務的部分先做系所內部的事,待升等完開始兼任學校教學/行政單位主管 b. 先做研究但因為到了一個新成立的系所,所以要參與很多的前期規劃/招生/制度建立,本質上"研究"還是重心,但教學服務的比重相對較多 但以我的狀況來說,剛回台的前三年一開始的路徑跟"b"很像,只是我在教學及服務上的比重反而遠超過了研究,而且當時因為學程的人手不足,所以可以算是包辦了[教學者、規劃者、各種行政執行者、甚至還要跟長官去募款]等多重角色,甚至在第四年以後到現在為止,我更早開始參與了院級到校級的整體規劃執行(通常菜鳥助理教授要等級提升後才會參與的),等於是一開始就不是先學習建立自己的研究團隊,而是先學會規劃並建立一組新的行政團隊。 上述這一段聽起來輕描淡寫,但我想身在學界的朋友應該可以理解這些事情對於有志於以學術研究為主的人來說,會造成多少的阻礙。的確,無可否認這間接影響了後來我要留在學界的些許障礙,甚至也讓我在某個時間點決定跳進了某一間新創以嘗試不同的方向。 不過我最終還是回來學術圈這一個路徑,但其實我非常感謝這些經驗,因為到現在行政同仁跟我抱怨說『邱老師,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