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DRM應用於數位出版的突破與趨勢

DRM應用於數位出版的突破與趨勢
全景軟體文件影像事業處副處長/李彥璋

過去的運用與困境

對出版業者而言,DRM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數位版權管理) 一直是個令人期待又令人受傷害的殺手級應用。透過與電子書出版、數位打樣、POD (Publish-On-Demand)、影音 (MP3, Flash) 等應用領域的整合,不但能增加與讀者多元的接觸與互動,更可望在不安定的市場中開創另一片天空。

但針對電子出版的DRM保護,為什麼過去都是停留在叫好而不叫座的情況?目前就近幾年來的時空背景來做相關說明:

1. 出版業者缺乏合作空間:

‧ 大家都為了搶第一,而爭相發表新技術,但並未思考到各業者之間的合作,因此大餅還沒有做出來以前,就已經扼殺了電子出版的市場空間。
‧ 因此,出版業者受到傷害的同時,也讓讀者感到無窮的失望 (例如:已購買相關的電子書與載具,後來都變成個人重覆的投資),種種因素都讓大家都失去了投入的心情。

2. 出版格式都沒有標準化:

‧ 內容的保護是個重要的關鍵,但是如果推行的格式並沒有標準化產品可運用,那只會引起推行的不便性,例如讀者必須有特殊的閱讀器才能閱讀,其操作與版本的更新都會受限於開發廠商的支援與發展的決心。
‧ 同時,出版廠商都會擔心如果轉換成特殊的格式後,當這股潮流一過,未來一定再需要浪費在格式轉換的重覆投資。

3. DRM保護機制並未考慮讀者的感受:

‧ 線上閱讀對讀者來說,本來就是比較吃力一點,但是它提供了便於收藏保存、快速的檢索查詢、隨時調閱等好處。但是若因為技術過於嚴謹,變成了為保護而保護,這就會產生很多閱讀上的不便 (例如:閱讀器容易發生系統錯誤,甚至影響到其他應用程式的操作),又或者是操作的困難性 (下載檔案既困難,而且又要多學習一套新的閱讀器功能)。
‧ 因此,科技並沒有帶來便利性以前,就已經磨滅了讀者的興趣。

4. 過去DRM的技術都過於簡單,並未達到有效的保護:

‧ 以往的DRM保護都採用簡單的加密機制,但是透過一些程式破解手法 (例如:暴力的密碼猜測、破壞程式指標、序號任意流傳等),都可以讓數位資產的保護完全失效。數位內容雖然很容易普及,但一直是易放難收,所以後續的控管就更為重要。

技術與環境的突破發展

發展到今天,經過無數次失敗與努力,終於有一個成熟的環境讓大家再投入,而且實體的紙本與虛擬的數位內容,兩者的需求都一直在提升,如何整合兩者之優勢而達到互補的效果,才能提昇競爭力的不二法門。目前就技術與環境的突破做相關描述:

1. 出版業者已有更大更廣的使命與目標:

‧ 與七、八年前相比,線上閱讀 (網路新聞、電子公文)、網路交易 (電子採購、網路下單) 與線上通訊 (電子郵件、線上聊天) 等應用,都已經是民眾生活上不可或缺的資訊分享與應用。
‧ 但是,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過多的資訊讓大家都深感困擾,取而代之的應是知識的提供,因此如何去建構與整合知識,才是出版業者共同努力的目標。

2. 出版格式愈趨統一:

‧ 目前投入在電子書出版的廠商雖然有很多 (例如:Adobe、Microsoft、智慧藏、漢文化資訊聯盟、華文網、HiNet等),但是實際上值得運用的保護格式,卻是少之又少。
‧ 以PDF格式為例,其整合印刷排版 (前端的Illustrator, InDesign)、可攜式 (跨平台、一致性的介面)、多媒體支援 (Adobe併購Macromedia之目的)、文件儲存 (Adobe PDF/A 已成為ISO 國際標準的文獻檔案格式),都讓PDF已經成為一種主流的檔案格式,而且它更減化了電子出版作業的程序,也醞釀了數位出版的舞台。

3. DRM保護機制應融合在讀者的環境與感受:

‧ 以往的閱讀機制,必是建立在操作方便與系統穩定這兩個要點上。但時至今日,相關的閱讀環境的配套都已成形,比方說LCD的輕薄短小與零幅射,就是配合閱讀舒適度的一項重要的科技發展。而電子郵件與部落格的盛起,也大幅減少了需要對讀者在線上閱讀的推廣與教育。同時,無線網路與線上學習等,都帶來了 anytime與anywhere的觀念。
‧ DRM保護是一種必要的手段,以正回饋的方式,去保障創作者的智慧版權,以吸引更多的創作,讓讀者更容易去取得知識,以吸引更多知識的整合與運用。

4. DRM技術採用高度嚴謹技術:

‧ 所謂資訊安全,最簡單的法則就是:當付出的成本,遠大於資料的價值,這個東西就很安全。例如:鈔票要加入很多的防偽機制,就是讓犯罪者必須付出極高的成本。
‧ 所以DRM保護,都必須整合PKI的加密技術,這是數位內容的基本保護。而對於已出版的電子內容,則必須再配合後端的線上稽核機制,以追蹤使用者的閱讀情況,例如一本授權給某甲的書,是否在短時間內有過量的開啟動作,而且IP來源是否都完全不一樣,這些因素的背後可能就是版權被盜用的行為正發生。這時候,如果我們能夠透過線上管理介面,就可以馬上把閱讀權停止掉,並進一步與讀者聯絡,以協助讀者在閱讀上的問題。這不只能保護創作者與讀者的權益,同時也能嚇阻侵權盜用的行為。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桌球運動的未來在哪?

之前看到客家新聞雜誌針對新埔桌訓做的報導:台灣乒未來 裡面很清楚地介紹了新埔桌訓,以及點出不少台灣桌球界的問題 甚至,我覺得這些其實是台灣運動界的共有問題 請先看這兩段影片吧 (如果只想看裡面提到的問題,請直接看第2段; 但我強力建議從第一個影片開始看,因為可以看到葉教練用心帶球隊,還有球員們很認真用心練球的過程)

FW: 以毒攻毒、種痘不得痘──人類戰痘的免疫史 (中)

【文/江漢聲(作者為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 如果要說「以毒攻毒」,那麼同樣在十八世紀出現的「順勢療法」(Homeopathy)才是最激烈的一種另類療法。德國的哈內曼(C. FS. Hahnemann)觀察金雞納樹皮發熱,用來治療瘧疾的熱很有效,於是他提出以症狀相似的狀況來治療症狀,像辣椒治療發燒、鴉片治療昏睡症;他說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治療疾病的根本,所以他反對「對抗性」的治療,像以鎮靜劑來治療亢奮,或抗菌劑來殺菌,他的用藥原則是以少量的藥物來加強生命力,使生命力元氣增加,就可以消除症狀。這些藥物如果大量或過量中毒就是病人的病因,所以他把任何酊劑都稀釋成為無害的藥物做各種病的治療。這種療法馬上在歐美廣為流行,甚至有「同源療法」(isopathotherapy)的學派產生,主張直接用疾病的病源來治病,像以淋病膿汁治淋病,口服寄生蟲來治寄生蟲,如此「以毒攻毒」的作法也太荒謬了一些。 中國人最早迎戰天花 其實那時候最毒的傳染病是天花,「以毒攻毒」的理論似乎就是免疫學的靈感,但並沒有人想到用在天花。十八世紀時,天花在歐洲已散佈了至少兩百年,沒人知道它從什麼地方來,只知道它愈來愈普遍,在所有傳染病中,像天花這種容易感染給小孩的最為凶猛,有20%到40%的死亡率。在1719年一次流行中,巴黎就死了1萬4千人,1770年印度死亡人數超過300萬,全歐洲沒有一個國家不受其蹂躪,據估計,十八世紀共奪走歐洲6000萬人的性命。這種病毒感染,會使一個人突然高燒、頭痛、背痛、嘔吐和譫妄,進入緊急狀況,到三、四天後,皮膚出現紅色斑點,幾天後轉變成膿泡。這些膿泡多半出現在臉部眼睛,也會出現在前臂、四肢,如果病人存活下來,幾個星期後膿泡會結痂脫落,但就留下永遠無法消除的疤痕,稱之為天花。在十七、十八世紀間,全倫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帶著天花,而三分之二的盲人是由於天花所引起的。 在東方的中國,似乎更早受到天花的毒害。在古籍《皇帝內經》中並無記載,所以相傳是漢代馬援西征所帶回來的傳染病,在東晉開始流行,稱之為「虜瘡」,隋唐時則稱為「豌豆瘡」。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已有詳細敘述,〈時氣皰瘡候〉中認為這種全身都是的皰瘡,行如登豆,又稱「登豆瘡」,外形紫黑,則毒氣重;到了宋朝才稱為豆瘡,後來改「豆」為「痘」;明朝時天花已經常流行而成為一種常見的疾病。 相當於西方十七世紀的中國明朝末年,中國天花流行的情況據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