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轉錄]壓歲錢的來歷 (三)

壓歲錢的來歷 (三) 
【文/王書輝】

從這些文獻記載,我們大致可以理解壓歲錢的來歷。古時人們為了排遣守歲長夜,於是準備了不少消夜點心,其中當然少不了最受兒童喜愛的甜食糕果,於是「長幼度歲,互以糕果朱提相賚獻」;同時,夜晚又是邪祟盛行之時,於是將盛裝消夜的盛器取名為「壓歲盤」,取其「壓祟」的諧音,人們取食壓歲盤裡的食物之後,即可壓制邪祟,避免受到傷害。至於「以綵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牀腳」的「壓歲錢」,則是結合了壓制邪祟與祈求富貴的雙重心態所衍生的習俗;而長者「以朱繩綴百錢」贈送小兒的「壓歲錢」,則又加上了對兒童的饋贈之意,也就是讓孩子得以在年節期間,獲得一點額外的零用金,購買自己喜愛的玩物,歡喜過新年。試看顧祿所引吳曼雲詩所言:「商量爆竹餳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又周作人所作〈兒童(衤集〉事詩〉中有一首描寫小兒領得壓歲錢的情景:昨夜新收壓歲錢,板方一百枕頭邊。大街玩具商量買,先要金魚三角蟾。(作者自注:大錢方整者,名曰板方。)在在說明了孩子領得壓歲錢之後的欣喜之情。

周作人在《魯迅的故家.分歲》裡寫道:
〔除夕祭祖〕之後是辭歲,又是跪拜,而且這與拜年不同,似乎只限於小輩對尊長施禮,平輩的人大抵並不實行。壓歲錢大概即是對於小輩辭歲的酬勞,但並不普遍,給的只是祖母和父母,最大的數目不過是板方大錢一百文而已。

晚輩在除夕夜向長輩行禮辭歲的禮俗由來已久,但是長輩賞給壓歲錢的做法卻是到清初才逐漸成形。由於古代的錢幣中央有孔,所以壓歲錢都是以朱繩串綴,意在求得吉利,而不在金額多寡。民國以來,錢幣無孔,於是改以紅紙包錢,也就是俗稱的「紅包」。時至今日,社會已相對富裕,紅包的金額愈來愈多,也逐漸以紙鈔替代錢幣,但基本上仍是由長輩贈與晚輩以示祝福之意。也有晚輩成年以後「反哺」,於過年時包個大紅包孝敬尊長的做法,則是晚近才發展出來的禮俗。至於平輩之間,則往往講究禮尚往來,性質與古代的饋歲相當。

翻開古代文獻,可以發現傳統社會的過年習俗實在不少。這許許多多的習俗,其實無非就是呈現了普遍存在人們心中的送舊迎新、趨吉避凶的想望。只是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人們未必還會特別留意某一習俗的意涵與來歷,於是我們偶爾會看到一些難登大雅的情節,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談笑之資。只不過,當事件的場景是駐臺使節雲集的正式外交場合時,我們就必須嚴肅看待了!《後漢書.儒林列傳.戴憑傳》記載了一則故事:光武帝在位時,有一年「正旦朝賀,百僚畢會,帝令群臣能說經者更相難詰,義有不通,輒奪其席以益通者,憑遂重坐五十餘席。」在年初一舉行隆重的「大朝受賀」典禮時,皇帝命群臣辯論經義,並且懲罰讀書不通者要把坐席讓給學理通達者,想必此時讀書不精的官員一定非常難堪。而若非光武帝以身作則、提倡文教,又如何能讓博學明經的戴憑在正旦朝會上獨享榮耀?兩千年前的故事,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全文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桌球運動的未來在哪?

之前看到客家新聞雜誌針對新埔桌訓做的報導:台灣乒未來 裡面很清楚地介紹了新埔桌訓,以及點出不少台灣桌球界的問題 甚至,我覺得這些其實是台灣運動界的共有問題 請先看這兩段影片吧 (如果只想看裡面提到的問題,請直接看第2段; 但我強力建議從第一個影片開始看,因為可以看到葉教練用心帶球隊,還有球員們很認真用心練球的過程)

Ghost In The Shell 攻殼機動隊

: 我看GIS系列的順序是: Ghost In The Shell:stand alone complex(TV版) Ghost In The Shell:innocence(電影版第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