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007 Super Bowl -- IND Colts def. CHI Bears

原本我只有看college football
但既然已經來美國了
Super Bowl這種大賽當然要看看啦

今年Super Bowl的兩隻隊伍分別是IND Colts和CHI Bears
我對NFL不太熟悉
但至少知道Colts有個超強但很苦命的quarter back: Payten Manning
從進入NFL以來,就屬於超一流的球員,但一直拿不到總冠軍
然後Colts去年季賽只輸一場,但季後賽被愛國者解決掉....
至於Bears的話,很抱歉,完全不熟:p

不過看比賽前作了一些功課
今年的Bears防守很好,但進攻很不穩定
而Colts則是進攻超強,但防守全NFL最爛

這場比賽一開始就創了幾個紀錄
這是Super Bowl第一次碰到下雨
然後也是第一次開球就拿到punt return TD
害我看完以為今年OSU輸球的那場要重現了XD

第一節Colts的進攻打不出來
反而是Bears拿了兩個TD
但第2節在Manning的帶領下,Colts反超前到16:14
然後就一直領先到最後
從第2節開始就看出Colts的進攻火力非常旺盛
同時,也明顯看出quarter back好壞所帶來的影響
Bears的Grossman在Colts的壓迫之下
到下半場的表現只能用荒腔走板來形容
幾個關鍵的interception,讓Colts把分數逐漸拉開
這邊也可以發現Bears的防守組真的很好
雖然他們因為進攻組的不振,而一直辛苦的上場防守
但他們依然讓Colts的進攻火力沒辦法太順暢
基本上這場比賽到第4節開始就看出Colts應該會贏了
而且最大的心得是一個好的quarter back對球隊影響真是超大啊

還有,在美國看球賽還有個好處
就是可以看到百萬級的廣告啊
聽說台灣的轉播把廣告都蓋掉了
印象最深的是budlight一系列的廣告,每個都超好笑

我沒看到開場,好像是太陽馬戲團表演
中場則是prince的現場表演
之前很少聽過他的表演
但這次印象深刻,現場功力很不錯啊
難怪可以在歌壇撐這麼久

總結這次Super Bowl創的紀錄
1.第一次Super Bowl碰到下雨
2.第一次開球就直接punt return TD
3.第一位非裔總教練拿到Super Bowl冠軍
4.Super Bowl單節失誤次數最多
不知道還有沒有別的紀錄
有的話,以後再補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桌球運動的未來在哪?

之前看到客家新聞雜誌針對新埔桌訓做的報導:台灣乒未來 裡面很清楚地介紹了新埔桌訓,以及點出不少台灣桌球界的問題 甚至,我覺得這些其實是台灣運動界的共有問題 請先看這兩段影片吧 (如果只想看裡面提到的問題,請直接看第2段; 但我強力建議從第一個影片開始看,因為可以看到葉教練用心帶球隊,還有球員們很認真用心練球的過程)

[讀書心得] 【當上主管後。只能默默崩潰? The Making of a Manager: What to Do When Everyone Looks to You】

  趁著連假用一個完整的空檔看完了這本【當上主管後。只能默默崩潰? The Making of a Manager: What to Do When Everyone Looks to You】,中文書名聳動但其實英文原名的意義更為重要,作者用一個輕鬆但又有結構性的方式來分享她在 FB 從菜鳥主管到資深主管的心路歷程與心得,也讓這本書在可閱讀性與知識豐沛性上得到良好的平衡。 這本書很適合給[將要第一次當主管、剛當上主管的朋友們],但其實對於已經當過主管多年的朋友,也是一本適合回頭檢視自己身為主管的足與不足之處,也因此這本書會被我列為未來在某個時間點重新拿出來重新閱讀的清單之中。 ------ 後面聊些看這本書的反思過程想到的事情: (講在前面,今天提到的這些工作經歷,對我來說都是無止境地學習,不管一開始走到某一條路徑是否為自主的選擇,但我真心都很感謝這一路上的機緣,不然我沒有機會走到目前這個方向) 先做一些背景回顧 : 其實從博班畢業回台以後,我在學術圈的工作歷程跟大部分走學術研究出身的朋友不太一樣,簡單來說,以[研究、教學、服務]的正常學術生涯路徑通常會是:  a. 研究為主; 教學次之; 服務的部分先做系所內部的事,待升等完開始兼任學校教學/行政單位主管 b. 先做研究但因為到了一個新成立的系所,所以要參與很多的前期規劃/招生/制度建立,本質上"研究"還是重心,但教學服務的比重相對較多 但以我的狀況來說,剛回台的前三年一開始的路徑跟"b"很像,只是我在教學及服務上的比重反而遠超過了研究,而且當時因為學程的人手不足,所以可以算是包辦了[教學者、規劃者、各種行政執行者、甚至還要跟長官去募款]等多重角色,甚至在第四年以後到現在為止,我更早開始參與了院級到校級的整體規劃執行(通常菜鳥助理教授要等級提升後才會參與的),等於是一開始就不是先學習建立自己的研究團隊,而是先學會規劃並建立一組新的行政團隊。 上述這一段聽起來輕描淡寫,但我想身在學界的朋友應該可以理解這些事情對於有志於以學術研究為主的人來說,會造成多少的阻礙。的確,無可否認這間接影響了後來我要留在學界的些許障礙,甚至也讓我在某個時間點決定跳進了某一間新創以嘗試不同的方向。 不過我最終還是回來學術圈這一個路徑,但其實我非常感謝這些經驗,因為到現在行政同仁跟我抱怨說『邱老師,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