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狼與羊──統治階層的權力鬥爭 (中)

狼與羊──統治階層的權力鬥爭 (中)
【文/王壽南(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

二、自己下手,殺死功臣

當然,要殺功臣之前,可以給功臣們一個罪名,也可以不用給,因為皇帝殺人是不需要任何罪名的。漢高祖劉邦得天下以後,有一天跟他的開國大將韓信聊天,漢高祖問韓信說:「我可以帶多少兵?」韓信回答說:「陛下可以帶領十萬大軍。」漢高祖又問他:「那你又可以帶多少兵呢?」韓信回答說:「我呢,多多益善。」這個回答讓漢高祖心裡一驚!他覺得韓信帶兵的能力竟然超過自己,這不是大威脅嗎?當然,韓信也發現自己說溜了嘴,於是趕快補充一句話:「陛下雖不善於帶領士兵,卻善於帶領將軍,你是帶領將軍的人才,所以才能領導我們。」但是韓信的補充已經來不及塗抹漢高祖心裡的疑懼,難怪漢高祖後來非要將韓信置之於死地。

君主要殺這些功臣,有時候可以給一個名,也可以不要任何罪名,而是用最陰險的手法,我們可以舉個例子。明太祖手下一名大將叫做徐達,他立功很大卻為人和善,沒有與人結仇,所以前述兩大案都沒有牽連到他,明太祖想處死徐達也找不到任何罪名,同樣朝中也沒有人攻擊徐達。但有一天徐達生了病,這個病是「疽」,就是在背上長了一個癰,類似我們今天的皮膚癌。明太祖聽到這消息,下令徐達回到南京,因為當時徐達不在南京,於是徐達聞令就回到南京來,明太祖下令要在南京養病,同時派御醫去探問徐達,徐達自己也找一個醫生在家中每天幫他把脈熬藥,病也漸漸有起色。明太祖聽到徐達的病情越來越起色,心裡就很不高興。有一天,明太祖實在忍不下去,就派人送了一隻蒸熟的大鵝,用大的食盒裝著,說要送給徐達補身體。當這大的食盒送到徐達家,徐達打開一看,裡邊竟是隻蒸鵝肉,按中醫的醫理,得了疽病是忌吃鵝肉的,吃了鵝肉那疽就會破掉,人就會因此死了。可是現在這鵝肉是皇帝賞賜的,徐達不能不吃,雖明知吃了就會沒命,可是君命難違,在痛哭流涕之下,徐達仍然只好吃掉,不久,徐達果然就死了。徐達死了以後,明太祖還親自到徐達家裡來弔祭,為徐達寫追思文,這是貓哭耗子假慈悲的表面政治動作,實際上是把開國功臣害死,這是君主親自下手的例子。

三、用柔性手段使其喪失奪取皇位的能力

這種柔性的方法在許多朝代都曾經使用,其中最有名的是漢光武帝跟宋太祖。漢光武得了天下後,就讓這些功臣分到大批的財富、田莊,並且鼓勵這些功臣們去讀書,要他們別再武槍弄劍,而改為舞文弄墨,這些功臣們放下了刀劍,當然對皇位的威脅也減少了。另外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故事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杯酒釋兵權的意思,是指宋太祖請這些功臣們來喝酒,這些功臣們就願意放下兵權。難道宋太祖請這些功臣們喝酒,這杯酒裡面有什麼魔法,那麼容易就灌醉了這些開國功臣讓他們答應放下兵權?不然,其實是宋太祖在喝酒中間,允諾給這些功臣大批財富跟豪宅,讓這些功臣們能過非常奢華的生活,這些功臣們才願意退讓,放下兵權,於是宋太祖覺得這些開國功臣已經退下去了,自己也就高枕無憂。這種讓功臣們得到大筆財富享受榮華生活,讓他們失去爭取皇位的雄心壯志,豈不像灰狼王國裡面的灰狼王把那些大灰狼們養的肥肥胖胖,給他們吃最好的羊肉,使他們失去了戰鬥能力是一樣的嗎?

黨爭與民怨

在中國歷史上,當一個君主比較軟弱時,最容易出現黨爭。因為此時君主已經不能掌控大局,所以大臣們就各自分黨派來爭權,這種朋黨之爭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層出不窮。朋黨之爭容易產生一個現象,就是比較君子的一群人往往居於下風,而比較小人性格的一群人較容易居於上風,所以朋黨之爭的結果,往往是君子退讓、小人得志,造成政府裡面居於最高位的常常都是品德不佳的小人,於是對政府的權威乃至政府本身統治能力,將會是個大大的打擊。這只要看東漢時「黨錮之禍」時,是清流的大臣們失敗、宦官也就是閹黨得勢,就可略見一二;明代也是如此,東林黨爭也是君子失敗而閹黨得勢;北宋末年的新舊黨爭,最後也是舊黨失敗而品德不佳的新黨黨人得勢,但這些黨爭的最後結果,都是造成這些政權的崩潰。

所以互相的爭執容易造成政權的崩潰,而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西晉時代晉武帝逝世後,他兒子晉惠帝即位,因為惠帝是個無能的皇帝,當時各地分封的諸王都不聽惠帝的話,也都不服從惠帝,紛紛起來爭權,這便是歷史上的「八王之亂」。八王之亂又引起了「五胡亂華」,五胡亂華的結果是導致西晉滅亡,這豈不像黃狼王國裡面,老黃狼王死後小黃狼王登基,卻控制不了八隻大黃狼互相爭吵,所以引起一群灰狼覬覦立刻就把黃狼王國摧毀嗎?因為黃狼王國內爭不已,根本不能團結,於是黃狼王國就因此敗亡,這就是內部政爭會造成一個政權的崩潰。

一個政權的建立,他有一個功能,就是要保護人民,因為如果沒有人民,就沒有國家,沒有國家當然就沒有政權,所以政權的基礎是建立在廣大人民身上。任何一個執政者,無論他是真心還是假意,都必須要相當程度的愛護人民,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歷代君主的詔書與文告中,無不以「愛民」為口號。但其實任何一個執政者他們的權力、享受,都來自人民,他們吃的穿的,其實都是民脂民膏,是人民在養這些執政者,所以這些執政者口裡,不能不喊出「愛民」之類的動人口號。那這跟黃狼王國裡面的黃狼王告誡小黃狼們,每次下山獵捕羊群不得超過十隻有何不同?這主要就是表示黃狼是不想驚動羊群,因為成千的羊群少了十隻,羊群也不會感到恐懼,所以黃狼王是不希望造成羊群的恐懼下,讓黃狼國中所有的狼都能吃飽羊肉。

【本文摘自歷史月刊228期】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桌球運動的未來在哪?

之前看到客家新聞雜誌針對新埔桌訓做的報導:台灣乒未來 裡面很清楚地介紹了新埔桌訓,以及點出不少台灣桌球界的問題 甚至,我覺得這些其實是台灣運動界的共有問題 請先看這兩段影片吧 (如果只想看裡面提到的問題,請直接看第2段; 但我強力建議從第一個影片開始看,因為可以看到葉教練用心帶球隊,還有球員們很認真用心練球的過程)

FW: 以毒攻毒、種痘不得痘──人類戰痘的免疫史 (中)

【文/江漢聲(作者為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 如果要說「以毒攻毒」,那麼同樣在十八世紀出現的「順勢療法」(Homeopathy)才是最激烈的一種另類療法。德國的哈內曼(C. FS. Hahnemann)觀察金雞納樹皮發熱,用來治療瘧疾的熱很有效,於是他提出以症狀相似的狀況來治療症狀,像辣椒治療發燒、鴉片治療昏睡症;他說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治療疾病的根本,所以他反對「對抗性」的治療,像以鎮靜劑來治療亢奮,或抗菌劑來殺菌,他的用藥原則是以少量的藥物來加強生命力,使生命力元氣增加,就可以消除症狀。這些藥物如果大量或過量中毒就是病人的病因,所以他把任何酊劑都稀釋成為無害的藥物做各種病的治療。這種療法馬上在歐美廣為流行,甚至有「同源療法」(isopathotherapy)的學派產生,主張直接用疾病的病源來治病,像以淋病膿汁治淋病,口服寄生蟲來治寄生蟲,如此「以毒攻毒」的作法也太荒謬了一些。 中國人最早迎戰天花 其實那時候最毒的傳染病是天花,「以毒攻毒」的理論似乎就是免疫學的靈感,但並沒有人想到用在天花。十八世紀時,天花在歐洲已散佈了至少兩百年,沒人知道它從什麼地方來,只知道它愈來愈普遍,在所有傳染病中,像天花這種容易感染給小孩的最為凶猛,有20%到40%的死亡率。在1719年一次流行中,巴黎就死了1萬4千人,1770年印度死亡人數超過300萬,全歐洲沒有一個國家不受其蹂躪,據估計,十八世紀共奪走歐洲6000萬人的性命。這種病毒感染,會使一個人突然高燒、頭痛、背痛、嘔吐和譫妄,進入緊急狀況,到三、四天後,皮膚出現紅色斑點,幾天後轉變成膿泡。這些膿泡多半出現在臉部眼睛,也會出現在前臂、四肢,如果病人存活下來,幾個星期後膿泡會結痂脫落,但就留下永遠無法消除的疤痕,稱之為天花。在十七、十八世紀間,全倫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帶著天花,而三分之二的盲人是由於天花所引起的。 在東方的中國,似乎更早受到天花的毒害。在古籍《皇帝內經》中並無記載,所以相傳是漢代馬援西征所帶回來的傳染病,在東晉開始流行,稱之為「虜瘡」,隋唐時則稱為「豌豆瘡」。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已有詳細敘述,〈時氣皰瘡候〉中認為這種全身都是的皰瘡,行如登豆,又稱「登豆瘡」,外形紫黑,則毒氣重;到了宋朝才稱為豆瘡,後來改「豆」為「痘」;明朝時天花已經常流行而成為一種常見的疾病。 相當於西方十七世紀的中國明朝末年,中國天花流行的情況據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