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轉錄]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談秦代青銅劍

[轉錄]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談秦代青銅劍
(文:廖淑芬)

        根據司馬遷「史記」的記載,當秦國最先滅了韓、趙,正要向東、向南繼續完成統一大業時,「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荊軻帶著秦將樊於期的首級、燕國督亢一帶(在河北省)地圖來到秦國,當然獻圖投降是假,刺殺秦始皇才是他的目的。隨著「圖窮匕乃現」,司馬遷這樣描述:荊軻趁這間隙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拿起匕首往秦王胸部猛刺,秦王大驚從王座上跳起,衣袖挣斷,匕首刺空,秦王繞柱奔逃,並企圖拔劍還擊,然而,三次拔劍竟然拔不出來。司馬遷解釋是因為秦始皇的劍太長了,所以無法及時拔出。最後在一個宮廷醫生的提醒下,才握住晃動不已的劍鞘,拔劍刺傷荊軻﹒﹒﹒﹒。 
        在中國傳統武術中有ㄧ句諺語:「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意思是兩人短兵相接時,誰的兵器長顯然比較容易刺到對方,反之兵器短的就處於劣勢。青銅材料因為容易折斷,所以青銅劍普遍短而寬,春秋戰國時極負盛名的越王句踐劍,全長不過55﹒6公分,先秦時代的青銅劍最長者頂多66﹒5公分,似乎60公分是青銅劍的極限。 
        而在兵馬俑坑陸續出土的二十多把青銅劍,最長的94﹒8公分,最短的也有81公分,因此90公分的長劍應該是秦軍普遍的佩劍,而非出自某些特別巧匠之手,秦人應該已經掌握了突破青銅劍極限的技術,秦劍的長度遠遠超過六國的青銅劍!此外,這些青銅劍雖然埋藏了兩千多年,出土後表面依然光潔明亮,顏色青灰,刃鋒銳利不減當年,經過檢測,表面含有一層薄薄氧化層,含有氧化鉻,先進的科技起了良好的防銹作用。 
        令人納悶的是秦代青銅劍為什麼不容易折斷,專家發現關鍵在於紅銅中加入多少錫,因為錫太少,劍太軟;錫太多,劍較硬,但也較容易折斷。專家對出土青銅劍做了化學定量分析,發現它的銅錫含量比例使硬度和韌性都恰到好處。根據實驗,含錫量若接近20%則最為堅韌,經由現代方法檢測其中一把青銅劍,含錫量約為21%,其工藝水準不得不令人讚嘆。秦劍劍身窄長,為柳葉形,共有8八個稜面,獨特的外型設計,不僅使秦劍受力部分加強,保持一定彈性,劍身不會過於沉重,更增強劍的穿刺能力。 
        專家曾用青銅劍測試鋒利程度,在桌上放一疊紙,然後將劍從上面輕輕拉過,一次竟然劃透19張紙,秦青銅劍的威力可想而知。當荊軻短短的匕首碰上秦始皇的長劍,也許只能徒呼奈何吧!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桌球運動的未來在哪?

之前看到客家新聞雜誌針對新埔桌訓做的報導:台灣乒未來 裡面很清楚地介紹了新埔桌訓,以及點出不少台灣桌球界的問題 甚至,我覺得這些其實是台灣運動界的共有問題 請先看這兩段影片吧 (如果只想看裡面提到的問題,請直接看第2段; 但我強力建議從第一個影片開始看,因為可以看到葉教練用心帶球隊,還有球員們很認真用心練球的過程)

FW: 以毒攻毒、種痘不得痘──人類戰痘的免疫史 (中)

【文/江漢聲(作者為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 如果要說「以毒攻毒」,那麼同樣在十八世紀出現的「順勢療法」(Homeopathy)才是最激烈的一種另類療法。德國的哈內曼(C. FS. Hahnemann)觀察金雞納樹皮發熱,用來治療瘧疾的熱很有效,於是他提出以症狀相似的狀況來治療症狀,像辣椒治療發燒、鴉片治療昏睡症;他說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治療疾病的根本,所以他反對「對抗性」的治療,像以鎮靜劑來治療亢奮,或抗菌劑來殺菌,他的用藥原則是以少量的藥物來加強生命力,使生命力元氣增加,就可以消除症狀。這些藥物如果大量或過量中毒就是病人的病因,所以他把任何酊劑都稀釋成為無害的藥物做各種病的治療。這種療法馬上在歐美廣為流行,甚至有「同源療法」(isopathotherapy)的學派產生,主張直接用疾病的病源來治病,像以淋病膿汁治淋病,口服寄生蟲來治寄生蟲,如此「以毒攻毒」的作法也太荒謬了一些。 中國人最早迎戰天花 其實那時候最毒的傳染病是天花,「以毒攻毒」的理論似乎就是免疫學的靈感,但並沒有人想到用在天花。十八世紀時,天花在歐洲已散佈了至少兩百年,沒人知道它從什麼地方來,只知道它愈來愈普遍,在所有傳染病中,像天花這種容易感染給小孩的最為凶猛,有20%到40%的死亡率。在1719年一次流行中,巴黎就死了1萬4千人,1770年印度死亡人數超過300萬,全歐洲沒有一個國家不受其蹂躪,據估計,十八世紀共奪走歐洲6000萬人的性命。這種病毒感染,會使一個人突然高燒、頭痛、背痛、嘔吐和譫妄,進入緊急狀況,到三、四天後,皮膚出現紅色斑點,幾天後轉變成膿泡。這些膿泡多半出現在臉部眼睛,也會出現在前臂、四肢,如果病人存活下來,幾個星期後膿泡會結痂脫落,但就留下永遠無法消除的疤痕,稱之為天花。在十七、十八世紀間,全倫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帶著天花,而三分之二的盲人是由於天花所引起的。 在東方的中國,似乎更早受到天花的毒害。在古籍《皇帝內經》中並無記載,所以相傳是漢代馬援西征所帶回來的傳染病,在東晉開始流行,稱之為「虜瘡」,隋唐時則稱為「豌豆瘡」。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已有詳細敘述,〈時氣皰瘡候〉中認為這種全身都是的皰瘡,行如登豆,又稱「登豆瘡」,外形紫黑,則毒氣重;到了宋朝才稱為豆瘡,後來改「豆」為「痘」;明朝時天花已經常流行而成為一種常見的疾病。 相當於西方十七世紀的中國明朝末年,中國天花流行的情況據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