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Ghost In The Shell 攻殼機動隊


我看GIS系列的順序是:
Ghost In The Shell:stand alone complex(TV版)
Ghost In The Shell:innocence(電影版第二集)
Ghost In The Shell(電影版第一集)

當初是聽完到GIS SAC的配樂,才去看TV版的
因為配樂作曲者是我很喜愛的Yoko Kanno
我知道GIS是一部很有名的SF漫畫
但是漫畫原著的畫風實在太混亂了
所以一直沒認真看完
但當我看完TV版之後,被深深地吸引住
TV版拍得夠好,讓第一次接觸GIS的人不會有一頭霧水的感覺
(不過前提是你要認真去看這部動畫,而不是當無聊動畫隨便看....)
之後正好innocence在台灣上片(也要幫電影公司鼓掌,有勇氣進這部),也去電影院看完
接著碰到書展,買Monster DVD的時候,順手買了GIS電影版第一集
現在只差Ghost In The Shell(TV版)第二季沒看到....

前面廢話這麼多,只是順便回憶一下接觸GIS的歷程
接下來是更多的廢話XD

個人對3部的喜好是:GIS SAC = GIS > innocence

SAC的優點,是因為他清楚的讓觀眾對攻殼的世界有了解
而且音樂我也比較喜歡(這是個人偏好)
還有喧賓奪主搶走不少光芒的tachikoma

SAC算是漫畫版與電影版的平行世界
跟以上那兩個版本,除了角色以外,劇情幾乎沒關係

而GIS的話,則用了漫畫版裡面的劇情
然後押井守用他豐富的知識
架構一個令觀眾需要絞盡腦汁才能理解的GIS世界
為什麼我說絞盡腦汁呢?
因為攻殼本身的世界觀,就已經跟我們現實世界有一段距離
如果沒對攻殼有一定了解,我想看電影時
並不容易快速融入那個超乎想像的世界
可是當了解這個架空世界後,可以發現
這就像是我們現在的網路,將網路實體化以後
所有人生存在這樣的世界了
那樣對GIS的內容,就有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覺
因為那跟我們現實的世界,實在是越來越接近了

至於innocence
看完有一點失望
裡面用了太多的引經據典
這樣的確讓人覺得押井守的知識廣大
但對觀眾而言,是有點折磨的
電影的節奏比較快
讓我覺得還沒吸收完前面的內容,就來了下一段劇情
還是這是騙錢的手段,騙我們去買DVD回家慢慢看(笑....)

這是對GIS 3部的超簡略感想
等我哪天有空在一部一部寫吧
先去工作了XD



留言

  1. 攻殼電影版第一集的配樂台灣曾經「盜」過也賣過,是音響論壇主編劉名振曾經推<br />
    薦過的發燒片,我手邊這張合笙版是樂友政鴻送的,一張九九元台幣。<br />
    電影第二集片末曲出自「阿來城姑娘」,添加英文歌詞。這首曲子爵士樂手很喜歡<br />
    改編,Jim Hall,藤原清登都有詮釋過。<br />
    什麼是GIS啊?

    回覆刪除
  2. GIS就是ghost in the shell的縮寫<br />
    SAC就是電視版第一季副標題:stand alone complex的縮寫<br />
    2nd GIG是電視版第二季的副標題<br />
    以上是ptt 攻殼版的慣用語

    回覆刪除
  3. 至於配樂的部分<br />
    我還是喜歡SAC的配樂,作曲家為yoko kanno<br />
    電影版的配樂我也聽過,但不大喜歡<br />
    下次把電視版的配樂給您聽吧<br />
    <br />
    還有上次吃飯時我講錯了<br />
    電影版第二集是漫畫改編的<br />
    不過我還是覺得拍得不好....<br />
    <br />
    至於對第一集的感想<br />
    一直想獨立寫一篇<br />
    但發現要寫的話,大概會寫很多很多<br />
    所以我在偷懶中XD,不知道何時才寫得出來 Orz<br />

    回覆刪除
  4. 請問板上放的是有版權的音樂嗎?

    回覆刪除
  5. to momo:<br />
    請問您問的是哪首曲子呢?<br />
    如果是現在放的這首"Yes, We All Have Our Cross to Bear" <br />
    是有版權的<br />
    出自dave brubeck的london brubeck 的london flat這張專輯<br />
    我的網誌裡有介紹這張<br />
    歡迎看看

    回覆刪除
  6. 哪裡可以買到功殼的影片呢?我非常想看~~~

    版主回覆:(01/01/1970 12:00:00 AM)


    台灣應該還有代理吧
    前一陣子好像還有全套的特價
    不會太難找
    我記得光華就會有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桌球運動的未來在哪?

之前看到客家新聞雜誌針對新埔桌訓做的報導:台灣乒未來 裡面很清楚地介紹了新埔桌訓,以及點出不少台灣桌球界的問題 甚至,我覺得這些其實是台灣運動界的共有問題 請先看這兩段影片吧 (如果只想看裡面提到的問題,請直接看第2段; 但我強力建議從第一個影片開始看,因為可以看到葉教練用心帶球隊,還有球員們很認真用心練球的過程)

FW: 以毒攻毒、種痘不得痘──人類戰痘的免疫史 (中)

【文/江漢聲(作者為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 如果要說「以毒攻毒」,那麼同樣在十八世紀出現的「順勢療法」(Homeopathy)才是最激烈的一種另類療法。德國的哈內曼(C. FS. Hahnemann)觀察金雞納樹皮發熱,用來治療瘧疾的熱很有效,於是他提出以症狀相似的狀況來治療症狀,像辣椒治療發燒、鴉片治療昏睡症;他說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治療疾病的根本,所以他反對「對抗性」的治療,像以鎮靜劑來治療亢奮,或抗菌劑來殺菌,他的用藥原則是以少量的藥物來加強生命力,使生命力元氣增加,就可以消除症狀。這些藥物如果大量或過量中毒就是病人的病因,所以他把任何酊劑都稀釋成為無害的藥物做各種病的治療。這種療法馬上在歐美廣為流行,甚至有「同源療法」(isopathotherapy)的學派產生,主張直接用疾病的病源來治病,像以淋病膿汁治淋病,口服寄生蟲來治寄生蟲,如此「以毒攻毒」的作法也太荒謬了一些。 中國人最早迎戰天花 其實那時候最毒的傳染病是天花,「以毒攻毒」的理論似乎就是免疫學的靈感,但並沒有人想到用在天花。十八世紀時,天花在歐洲已散佈了至少兩百年,沒人知道它從什麼地方來,只知道它愈來愈普遍,在所有傳染病中,像天花這種容易感染給小孩的最為凶猛,有20%到40%的死亡率。在1719年一次流行中,巴黎就死了1萬4千人,1770年印度死亡人數超過300萬,全歐洲沒有一個國家不受其蹂躪,據估計,十八世紀共奪走歐洲6000萬人的性命。這種病毒感染,會使一個人突然高燒、頭痛、背痛、嘔吐和譫妄,進入緊急狀況,到三、四天後,皮膚出現紅色斑點,幾天後轉變成膿泡。這些膿泡多半出現在臉部眼睛,也會出現在前臂、四肢,如果病人存活下來,幾個星期後膿泡會結痂脫落,但就留下永遠無法消除的疤痕,稱之為天花。在十七、十八世紀間,全倫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帶著天花,而三分之二的盲人是由於天花所引起的。 在東方的中國,似乎更早受到天花的毒害。在古籍《皇帝內經》中並無記載,所以相傳是漢代馬援西征所帶回來的傳染病,在東晉開始流行,稱之為「虜瘡」,隋唐時則稱為「豌豆瘡」。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已有詳細敘述,〈時氣皰瘡候〉中認為這種全身都是的皰瘡,行如登豆,又稱「登豆瘡」,外形紫黑,則毒氣重;到了宋朝才稱為豆瘡,後來改「豆」為「痘」;明朝時天花已經常流行而成為一種常見的疾病。 相當於西方十七世紀的中國明朝末年,中國天花流行的情況據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