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0的文章

高教創新紀錄: 成大全校不分系專題優化

  [昨天來不及拍照,借用賴副校長的照片] 不分系的特色之一是每位學生在畢業之前都要獨立完成三個專題,學生須從自行探索定義題目、透過研究找出問題、深入分析、到最後嘗試進行解方發想的過程中持續以實踐來學習。 在這中間學生一定會遇到挫折或阻礙,但我覺得這些歷程其實也是最重要的經驗之一,同時也呼應到我們在講創業家精神(這邊講的是 mindset,不是真的要創業!)時最重要的一部分: 不怕失敗但也要從失敗中得到成長動力,所以我們一直覺得討論一個專題的好壞不該是只看結果的好壞,而該同時將學習過程列入考量。 在 蘇慧貞校長全力支持下,加上 賴明德副校長和 王育民教務長的領軍,還有 黃仲菁老師與 李孟學老師、很多很多成大老師以及更多學校行政同仁的一同努力,這幾年來成大不分系已將各種制度、專題進行方式與評量機制建立起來,但因為我們現在做的應算是高教教育裡極大膽的創新嘗試,因此我們必須要維持著持續滾動式修正的動力與能量。 在時間推進下,隨著成大全校不分系這幾年陸續開始有學生畢業,我們收集到越來越多的學生或各方回饋,加上今年開始 劉家幸老師和我也加入了不分系的行列,所以我們都覺得現在也是一個很好的時間點來做反思與再進化。 話講了這麼多,其實是要說為什麼昨天晚上我們要一起聚在一起討論專題制度的優化,因為我們都希望這三個專題能成為不分系學生未來進入職場或研究所的代表作品集,當然現在要說我們能否鬆動台灣職場對於學歷的執著還言之過早,但我們至少可以思考如何引導學生紮實地完成一個有質量的專題,讓他們能夠很自豪地拿出這些專題給任何人看! 昨天很高興我們往前推進了一大步,在賴副校長撥空與我們一起討論中,將專題的重要指標訂了出來,分別是: 「表達力」、「邏輯性」、「堅毅力」、「獨特性」、「重要性」,這五項將作為新一階段專題評量的重要參考依據,讓學生、指導老師與專題評審都能有具體的方向。 不過不分系的精神應該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突破,所以為了避免給學生們過多的框架,我們也刻意將指標拉到更高的層次,而非像傳統硬梆梆的指標。 當然,我們要做的還很多,甚至這些指標都還有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進來調整,但有了指標,未來學生要深入了解自我學習成效,或是老師們要去評估或優化教學方式,都能有更具體的參考依據。 以上,歡迎大家給我們更多的建議或指教,高教創新從來都不是一個人、一個單位、一間學校可以完成的,希望有更多朋友用各

所謂的大學新創生態系? (I)

  以大學為核心的新創生態系到底要長怎樣? 這個問題是這幾年來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同時也是實質參與規劃的部分,這中間包含了到處去看去聽去學習的過程 如果要問說我心裡有沒有一個目前最喜歡的學習目標,我應該會選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的 Swartz Center for Entrepreneurship (他們用短短的 3 分鐘影片把我想像中的大學新創生態系勾勒出來) 為什麼說我很喜歡這部影片,因為這些年看下來,一個好的大學新創生態系(創新創業教育也包含其中)絕對一直認為不該只是討論單一課程/活動,也不該把老師/學生/校友/產業/其他利害關係人做分開討論 因為大學的本質還是在於人才培育,而非開了多少間公司。當然在現代的趨勢下,大學還是需要思考永續營運,而非一直靠政府的支援,但我們可以看到世界上頂尖大學最厲害的點在於能夠堅守住教育的本質,但又找出能說服讓外部(產業/校友/更多)拿出資源支撐學校永續發展的具價值規劃 CMU的這則影片用三個圈圈具體描述了如何從校園內部往外發展到外部連結,我們可以注意到這其實有很多樣的路徑,從大學生、研究生、老師、甚至到校友,這些才構成更完整的生態系,這也才是我心裡想像的藍圖 不過,我必須要說看別人的規劃當然容易,但照抄是不會有效的,各國各校的文化都不同,最終還是必須從更高層的系統面往下看,才能找出學校的特色與優缺點,並制定出如何以學校為核心的系統 喔,更重要的是,做這些事情最重要的是要實質動手規劃與執行,只有畫藍圖是不夠的~~~(其實最後這句是我最深的感觸) 這幾年聽看學了很多,也想了很多,我應該會慢慢把一些東西試著寫下來放到網誌上,歡迎任何朋友在FB或網誌上指教,這些事要越多人討論才有更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