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saint coltrane !?


說老實話
聽jazz的時間也有一陣子了
我還是一直不太能了解到底為什麼1965年後的coltrane是怎樣的神靈化
聽著他的a love supreme
有點飄渺、抓不著頭緒
我試著要跟上他吹奏出來的音符,一起陷入沈思的境界中
但總是缺臨門一腳,而不得其門而入

2004.12.26
買了the john coltrane quartet plays
深夜回家後
心血來潮地放棄用喇叭,而改用耳機聽音樂(當然啦,有一半原因是怕吵到家人....)
聽著這張新買的專輯,第一首chim chim cheree
McCoy Tyner的琴聲依舊如此的容易辨認
但突然....有種發毛的感覺....
我竟然在期待coltrane聲音的出現
或者說不是期待coltrane
而是不自主地被曲子吸引住
感覺上像是被一種無法言喻的影像牽住
音樂如同催眠般控制著我的思緒
手無意識地看著電腦螢幕上的bbs內容
心卻因為音樂而飄散
不可否認,coltrane的演出,對我這樣的感覺有很大的影響
但四人合作表現的氛圍,將整體性靈上的情緒,更加擴張
這是為什麼呢?
我也不知道....也許是我對jazz突然又到了蛻變期
或是今晚....coltrane出現在台北的天空?

The John Coltrane Quartet Plays
1 Chim Chim Cheree 6:56
2 Brazilia 12:54
3 Nature Boy 8:01
4 Song of Praise 9:47
5 Feelin' Good [*] 6:21
6 Nature Boy [*] 7:03
7 Nature Boy [live/*] 8:18

john coltrane(soprano, tenor)
mccoy tyner(piano)
jimmy garrison(bass)
art davis(bass; 3,5,6)
elvin jones(drums)

留言

  1. 聽音樂像是在讀演奏者的獨白<br />
    抑或揣度作曲者的投射<br />
    也許,只是一個人在角落尋找聲音,符應個人的信仰。

    回覆刪除
  2. 這幾年來因為身體不好,常常練瑜珈,學冥想,對於爵士樂比較偏Spiritual的那<br />
    一面的感知與以前又不一樣了。<br />
    以前我認為Mahalia Jackson唱福音詩歌才是spiritual,或是Dollar Brand這<br />
    種受福音教會影響的piano playing才是spiritual,現在我覺得好多樂手的曲子<br />
    都非常的spiritual(包括JC在內,他根本就是用音樂在靈修嘛,難怪Alice <br />
    Coltrane在JC死後就隱居於加州,開了一間靈修堂)。erebus有沒有覺得:DD其<br />
    實也非常spiritual?他一定是一個外熱內靜(不是「冷」!)的人。<br />
    小威

    回覆刪除
  3. DD啊<br />
    我覺得他彈奏的感覺<br />
    真的有像jaki byard教出來的 <br />
    先沈靜的演奏一段,再用狂風暴雨的表演牽動觀眾情緒<br />
    這感覺就跟jaki的感覺有點像<br />
    至於跟don pullen的相似度<br />
    我手邊don pullen的東西太少,所以就不清楚了<br />
    <br />
    至於spiritual....<br />
    有,但不知道是現場表演的緣故<br />
    他並沒有非常的放開,或許是考慮聽眾的接受度?<br />
    還是我只是錯覺?<br />
    您覺得呢?<br />
    (但表演的確很精彩,老手新手都聽得很開心,這樣就很讚了)<br />

    回覆刪除
  4.  我也有類似的體驗。記得剛買回JC那張《The Major Works of John<br />
    Coltrane》時,也曾感到非常苦惱,除了「Kulu Se MaMa」一曲較能接<br />
    受,渾沌的「Ascension」讓我驚嚇不已,不禁懷疑,這就是JC所追求的<br />
    爵士樂嗎?於是束之高閣許久。可是隔了一陣子,聽覺經驗增加了,耳朵<br />
    也開闊了,追求的感覺也不一樣了,再取出來嘗試時,反而更驚訝地發<br />
    覺,這是多麼叫人振奮的鬼哭神號哪,如此奔放如此竭力地嘶吼,在那片<br />
    刻,那種與演奏者一同神靈出竅的感受,真是筆墨難以形容的淋漓暢快。<br />
    <br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感受和好惡,有時候只是缺乏一些情景或情緒刺<br />
    激來誘發,很難預料什麼時候會遇到讓人從根柢都跟著震撼的靈動時刻,<br />
    或許會喜歡上聽爵士樂就是一直想追求那樣的片段時光吧。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桌球運動的未來在哪?

之前看到客家新聞雜誌針對新埔桌訓做的報導:台灣乒未來 裡面很清楚地介紹了新埔桌訓,以及點出不少台灣桌球界的問題 甚至,我覺得這些其實是台灣運動界的共有問題 請先看這兩段影片吧 (如果只想看裡面提到的問題,請直接看第2段; 但我強力建議從第一個影片開始看,因為可以看到葉教練用心帶球隊,還有球員們很認真用心練球的過程)

FW: 以毒攻毒、種痘不得痘──人類戰痘的免疫史 (中)

【文/江漢聲(作者為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 如果要說「以毒攻毒」,那麼同樣在十八世紀出現的「順勢療法」(Homeopathy)才是最激烈的一種另類療法。德國的哈內曼(C. FS. Hahnemann)觀察金雞納樹皮發熱,用來治療瘧疾的熱很有效,於是他提出以症狀相似的狀況來治療症狀,像辣椒治療發燒、鴉片治療昏睡症;他說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治療疾病的根本,所以他反對「對抗性」的治療,像以鎮靜劑來治療亢奮,或抗菌劑來殺菌,他的用藥原則是以少量的藥物來加強生命力,使生命力元氣增加,就可以消除症狀。這些藥物如果大量或過量中毒就是病人的病因,所以他把任何酊劑都稀釋成為無害的藥物做各種病的治療。這種療法馬上在歐美廣為流行,甚至有「同源療法」(isopathotherapy)的學派產生,主張直接用疾病的病源來治病,像以淋病膿汁治淋病,口服寄生蟲來治寄生蟲,如此「以毒攻毒」的作法也太荒謬了一些。 中國人最早迎戰天花 其實那時候最毒的傳染病是天花,「以毒攻毒」的理論似乎就是免疫學的靈感,但並沒有人想到用在天花。十八世紀時,天花在歐洲已散佈了至少兩百年,沒人知道它從什麼地方來,只知道它愈來愈普遍,在所有傳染病中,像天花這種容易感染給小孩的最為凶猛,有20%到40%的死亡率。在1719年一次流行中,巴黎就死了1萬4千人,1770年印度死亡人數超過300萬,全歐洲沒有一個國家不受其蹂躪,據估計,十八世紀共奪走歐洲6000萬人的性命。這種病毒感染,會使一個人突然高燒、頭痛、背痛、嘔吐和譫妄,進入緊急狀況,到三、四天後,皮膚出現紅色斑點,幾天後轉變成膿泡。這些膿泡多半出現在臉部眼睛,也會出現在前臂、四肢,如果病人存活下來,幾個星期後膿泡會結痂脫落,但就留下永遠無法消除的疤痕,稱之為天花。在十七、十八世紀間,全倫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帶著天花,而三分之二的盲人是由於天花所引起的。 在東方的中國,似乎更早受到天花的毒害。在古籍《皇帝內經》中並無記載,所以相傳是漢代馬援西征所帶回來的傳染病,在東晉開始流行,稱之為「虜瘡」,隋唐時則稱為「豌豆瘡」。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已有詳細敘述,〈時氣皰瘡候〉中認為這種全身都是的皰瘡,行如登豆,又稱「登豆瘡」,外形紫黑,則毒氣重;到了宋朝才稱為豆瘡,後來改「豆」為「痘」;明朝時天花已經常流行而成為一種常見的疾病。 相當於西方十七世紀的中國明朝末年,中國天花流行的情況據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