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譯)Michel Petrucciani -- 100 hearts


        Michel Petrucciani的100 hearts這張專輯代表的意義,是他第一次以獨奏者的身份在美國廠牌所發行的專輯,同時這張專輯也是George Wein Collection這家唱片公司所出的第一張專輯(此廠牌現在已經不出唱片了),這家廠牌是由George Wein和Carl Jefferson兩人共同建立,該廠牌的目的是希望介紹一些有天賦新樂手或已小有名氣的樂手給聽眾。

        Leonard Feather(即本篇liner notes的作者)在Los Angeles Times的評論中寫到:「Michel的演奏融入了Bill Evans的旋律與McCoyTyner般的節奏動感,並且從中加入了他個人的獨特風格」,但在之後,Leonard Feather又提到,他覺得當時自己這樣的評論太過單純化,他認為Petrucciani在近年他所聽的表演中,是一個非常具有原創精神的樂手(也就是Leonard Feather的評價更高了!)

        而訪問Michel覺得哪些樂手對他有造成影響,Michel說:「喔,Bill Evans對我而言如同世上的鹽一般的重要(註;出自聖經,文中是寫the salt of the earth,經過blue lounge的指教,原來此典故來自聖經新約,耶穌所說的:『我是世上的鹽,世上的光。』);但同時我也喜愛Coltrane和Bird,事實上,我的思考與演出,很多都是反映來自Coltrane的靈感中。」

        因為Petrucciani的名字的緣故,很多人都以為Michel是義大利人;而他自己解釋,他的祖父是西西里人後來移民到法國去,而他的父親則居住在Orange,Michel則於1962年12月28日在此地出生;但Michel的兒童時期,大多住在Montelimar(接近Avignon),同時他也在Montelimar學了七年的古典樂。

        我們有一個家族樂團,當時我玩鼓,我的父親則彈鋼琴,哥哥則彈bass;到了我決定要離開古典樂的時候,我告訴父親『這種音樂(指古典樂)太做作了(原文用pretentious),那是屬於中產階級(bourgeoisie)的音樂』,而我父親說『這不成為理由讓你停止學古典樂』,而我回答『也沒有理由讓我繼續學下去』(原文是:他父親說no way would stop;Michel回答no way would I continue;我不是很會翻這句,請各位給點建議吧),所以當我的古典樂老師來的時候,我跟她說『fxxx off』。(本段結束時,Leonard 提到,Michel此時說的英文跟剛來美國時不一樣,現在已是流利且口語化的)

        雖然很多人討論到他身體上的問題,如身高、疾病等問題,但這並不影響到他的心智或傑出表演;他依靠柺杖來行走,並且在大多數時候由他的經紀人Gabreal Franklin或妻子來扶持上鋼琴椅。

        使Michel的名聲得以開展,最大的助力來自於與Charles Lloyd的合作;Michel從一位與Lloyd相識的sax樂手的口中認識了Lloyd,之後在一次的機會中,Michel飛往加州與Lloyd見面,當時他才僅有18歲而已。Lloyd曾說「他根本就是如同鋼琴的化身一般,難以想像這樣的智慧、成熟度和表演色彩這樣融合於他這樣的年紀中。」

        當時的CharlesLloyd的表演生涯已經是半退休的狀態,但他決定與Michel再組一個團,並帶著Michel一起以四重奏的方式表演(並錄製了Montreux ‘82這張以Lloyd掛名發行的專輯,在1982年發片),還不到1983年時,Michel的光彩已經開始引起美國觀眾的高度注意;當他在夏天前往紐約時,他不僅在George Wein錄製了專輯,並且以獨奏的方式在Carnegie Recital Hall表演,同時也在New York Kool Festival中登場演出,這些表演建立了他在東岸評論間的名聲。

        Michel式的風格,喜歡將自創的編曲、jazz標準曲目或旋律加以融合,而使整首曲子擁有不一樣的精神,在聆聽時會帶給聽眾特別的不可預測感,在這張100 hearts中,可以注意到第五首pot pouri就是由數首standard曲目組合而成的,同樣的演奏方式,我們在他的其他專輯中,常可以發現相似的情形。(這一段我並沒完全照liner notes中敘述,有加入一點自己的想法)
        專輯的第二首”three forgotton magic words”的靈感來自於Michel妻子的一個夢,她在夢中夢到了三個重要的字,這三個字需要轉告給Michel,但是當她醒來時,她竟然忘了這三個字….,所以這首曲子就是為了紀念她的夢而做的。(我承認….在看這一段的時候,實在無法把這首曲子跟這個典故湊在一起,不知道是Michel硬掰出來的還是其他原因,反正就是覺得很牽強,不過也有可能是我沒有看懂原文的意義啦….)
        這首曲子用莊嚴地重複和弦做了開頭,之後使用hines-like弱拍八度音(這個名詞要請其他人幫忙解釋,我不甚了解),並伴隨著左手的重音,曲子使用一種緩慢而高雅的方式進行,最後再以string-plucking的方式做結尾;試著要分析這首曲子的結構,Michel說「It’s 20 bars twice, with the last two bars on minor chords the first time and major the second」。(到這邊果然出現問題,碰到liner notes有關樂理的部分,我幾乎不敢翻,主要因為自己不甚懂,所以怕翻錯,所以我把最後一句的原文附上,請各位幫忙翻或解釋吧,thx)
說到第三首”silence”,這首是Charlie Haden的曲子,Michel提到「他曾與Haden在幾場表演中一同彈過這曲子,我很喜愛曲子美麗的旋律」;此曲由一個似蕭邦前奏曲的開頭帶入,利用全音符的和弦在前幾分鐘開場,之後漸漸帶入單音符的旋律線。
        第一首藍調曲”turnaround”,同樣也是學習在Haden,雖然此曲是由Ornette Coleman所做;「此曲並沒有用太多的明顯的藍調旋律線在其中,並將大調與小調同時參雜在曲中」;「右手部分的旋律用線性持續的彈奏著主旋律的部分,而左手則用walking-blue的方式彈奏著blue funk,使整曲浮現著搖擺的感覺」
        “St. Thomas”這首Sonny Rollins的曲子,用兩種方式來演奏,主要利用近似52th Sreet時期的bebop方式進行(誰能幫忙解釋這到底是啥啊?@@),而後轉入West Indies(經過philly的指正,West Indie是「拉丁音樂.....西印度群島指的是 "加勒比海島國".....而Michel的音樂有時是很拉丁的。」
        第五首的組曲,則將四首jazz標準曲利用旋律的轉換加以組合而成,開始先由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開始,之後轉入Dizzy的”All the Things You Are”,接著是”A Child is Born”,最後由Bill Evans的”Very Easy”做收尾。
最後一曲是絕不可遺漏的一曲,也就是”100 Hearts”,這是首用少見的D大調來構成的,Mchel說:「之所以將此曲取為100 hearts,是因為他有100個小節這麼長,而每個小節都代表了一小部分我的心;我想到的是Coltrane,並讀著關於他的書籍,而我認為我是被”My FavoriteThings”的旋律引出靈感,即使聽起來好像不大一樣。」
        Michel在此曲中將他的口哨聲巧妙地融入了這首100 hearts中;當我(指Leonard Feather)第一次聆聽這首曲子時,這段口哨讓我覺得像是高八度的合奏,這樣的表演方式是很新穎,而且會令現場聽眾難以忘懷的。
Michel在20歲的時候就能夠有這樣的表演,這是非常驚人的,他克服了身體上的問題,而在這麼年輕就能表演出帶有這麼豐富情感的樂曲,實在令人佩服,而Leonard Feather在最後也提到,這張現場表演的專及,是值得放在音樂圖書館中供其他學生做為參考的!(本段也加入了比較多我的想法,並未照原文翻)
--Liner notes原作:Leonard Feather

胡亂翻譯後的心得:
        這張100 hearts是Michel Petrucciani的專輯中,我最愛的幾張之一,其實Michel在Blue Note出的專輯,我都不是很喜愛,即使像著名的”the power of three”,也不是很喜歡,但是這張100 hearts真的讓我非常地感動,所以決定以這張作為開始嘗試翻liner notes的第一張專輯,在看liner notes的過程中,發現許多以前沒注意到的細節,很有趣。

        近日嘗試將liner notess的內容作點粗淺的翻譯,目標是希望能每星期固定一、二篇的進度來看liner notess,順便練練我的英文….;裡面翻的內容一定不少錯誤,而且我也沒學過如何作正確的翻譯,所以請各位在閱讀的時候,請多多指正,中文文法不順暢或錯誤之處,也歡迎糾正;另外關於裡面有關樂理的部分,我承認一定會錯得很離譜,所以有些不懂的名詞,我會將原文附上,希望有人可以幫忙補充那些專有名詞的解釋,也可以讓大家多一些音樂的知識囉。

Erebus7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桌球運動的未來在哪?

之前看到客家新聞雜誌針對新埔桌訓做的報導:台灣乒未來 裡面很清楚地介紹了新埔桌訓,以及點出不少台灣桌球界的問題 甚至,我覺得這些其實是台灣運動界的共有問題 請先看這兩段影片吧 (如果只想看裡面提到的問題,請直接看第2段; 但我強力建議從第一個影片開始看,因為可以看到葉教練用心帶球隊,還有球員們很認真用心練球的過程)

FW: 以毒攻毒、種痘不得痘──人類戰痘的免疫史 (中)

【文/江漢聲(作者為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 如果要說「以毒攻毒」,那麼同樣在十八世紀出現的「順勢療法」(Homeopathy)才是最激烈的一種另類療法。德國的哈內曼(C. FS. Hahnemann)觀察金雞納樹皮發熱,用來治療瘧疾的熱很有效,於是他提出以症狀相似的狀況來治療症狀,像辣椒治療發燒、鴉片治療昏睡症;他說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治療疾病的根本,所以他反對「對抗性」的治療,像以鎮靜劑來治療亢奮,或抗菌劑來殺菌,他的用藥原則是以少量的藥物來加強生命力,使生命力元氣增加,就可以消除症狀。這些藥物如果大量或過量中毒就是病人的病因,所以他把任何酊劑都稀釋成為無害的藥物做各種病的治療。這種療法馬上在歐美廣為流行,甚至有「同源療法」(isopathotherapy)的學派產生,主張直接用疾病的病源來治病,像以淋病膿汁治淋病,口服寄生蟲來治寄生蟲,如此「以毒攻毒」的作法也太荒謬了一些。 中國人最早迎戰天花 其實那時候最毒的傳染病是天花,「以毒攻毒」的理論似乎就是免疫學的靈感,但並沒有人想到用在天花。十八世紀時,天花在歐洲已散佈了至少兩百年,沒人知道它從什麼地方來,只知道它愈來愈普遍,在所有傳染病中,像天花這種容易感染給小孩的最為凶猛,有20%到40%的死亡率。在1719年一次流行中,巴黎就死了1萬4千人,1770年印度死亡人數超過300萬,全歐洲沒有一個國家不受其蹂躪,據估計,十八世紀共奪走歐洲6000萬人的性命。這種病毒感染,會使一個人突然高燒、頭痛、背痛、嘔吐和譫妄,進入緊急狀況,到三、四天後,皮膚出現紅色斑點,幾天後轉變成膿泡。這些膿泡多半出現在臉部眼睛,也會出現在前臂、四肢,如果病人存活下來,幾個星期後膿泡會結痂脫落,但就留下永遠無法消除的疤痕,稱之為天花。在十七、十八世紀間,全倫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帶著天花,而三分之二的盲人是由於天花所引起的。 在東方的中國,似乎更早受到天花的毒害。在古籍《皇帝內經》中並無記載,所以相傳是漢代馬援西征所帶回來的傳染病,在東晉開始流行,稱之為「虜瘡」,隋唐時則稱為「豌豆瘡」。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已有詳細敘述,〈時氣皰瘡候〉中認為這種全身都是的皰瘡,行如登豆,又稱「登豆瘡」,外形紫黑,則毒氣重;到了宋朝才稱為豆瘡,後來改「豆」為「痘」;明朝時天花已經常流行而成為一種常見的疾病。 相當於西方十七世紀的中國明朝末年,中國天花流行的情況據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