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Chromecast 簡短使用心得

個人覺得 Chromecast 是個非常有趣的產品 至於有沒有發展潛力呢? 我想這得看相關支援的網站跟 app 數量能不能增加了 安裝非常容易, 只要使用者對 3c 產品還熟悉 就算第一次使用,也能在五分鐘內就設定好 (以下是用桌上型電腦進行安裝) 接上螢幕的 hdmi 接口後 將訊號源切到 hdmi 自動就會跳到開始的畫面 然後請使用者連到 https://cast.google.com/chromecast/setup 去下載安裝程式到電腦裡 (手機的話就是安裝專用 app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google.android.apps.chromecast.app  ) 最後再輸入無線網路的密碼,這樣就算裝好了

Good Old Days

  回台灣後,把放在舊家的 CD 搬到新家去後 但就堆在一邊,也沒多花時間整理 今天早上出門前看到這一疊 Mini-LP 纸盒版 CD 這批大約是在 2004 - 2006 年間,也就是出國唸書之前買的 還記得當時常常有以下場景出現: 1. 隨性逛到唱片行,發現某位樂友也在場 兩個人隨口聊個幾句,接著就埋頭繼續挖寶 2. 當年台北爵士派還在辦的時候 聚會結束後,幾個樂友浩浩蕩蕩地殺到唱片行敗家 順便補齊剛剛才聽到的專輯 3. 『甚麼?誠音(or 大眾、玫瑰等)下的專單來了?』 聽到這句,大家互相報馬通知 過沒多久,就看到熟面孔又出現在同一地點 很可惜的是隨著mp3等數位音樂格式的崛起,實體唱片(行)也跟著漸漸式微 再加上其他各式各樣的因素 這些場景都很難再次重現,只能在回憶中尋找 以下場景發生過很多次 友:『現在 mp3 等數位音樂格式這麼方便,為甚麼你還是堅持要買實體唱片 ? (這裡指 CD,黑膠是另一個我還不敢碰的大坑』 我總是回:『這些事物,虛擬數位的東西,對我而言始終缺乏了一種真實感 買一張 CD,我可以坐下來聽音樂, 可以欣賞CD封面設計,還可以慢慢讀 liner note 的文字 至少到目前為止,只有實體唱片能帶給我這些滿足感 所以我堅持還是要繼續買 CD』 我現在坐下來聽音樂的時間比以前少很多 固定聽音樂的時間,只剩下開車到學校的那段空檔 甚至逛唱片行的次數也許只剩以前的1/10不到 mp3 也真的比 CD 方便得多 現在買了 CD 會習慣轉 mp3,開車時才方便聽 我能接受 CD 遲早會被取代的事實 但在 CD 完全消失之前 我還是會繼續堅持買實體唱片,逛實體唱片行的習慣吧!

20110910 Concert by the Lake @ Burnett woods park, Cincinnat OH

今天公寓後面的公園 Burnett woods park 有戶外演奏會 我家正好聽得還算清楚,順手就在陽台上錄了幾首歌 (只有音樂,看不到表演者) 影片: part 1  

20110826 Nationals vs Reds, 國民隊先發:王建民

20110826 Nationals vs Reds, 國民隊先發:王建民       (這篇文章中,影片部份是用 Kodak Zi8 拍的,因為沒腳架,所以不穩,請見諒;比賽照片部份,請見 此相簿 )   我想,今天是我在 Cincy 將近五年以來 看過最多台灣人同時出現的一天吧? 感覺像是整個 Midwest 一帶的台灣人都在 Reds球場出現了 除了 Cincy 當地的台灣學生、台灣人以外 還有來自 Indiana, Columbus, Purdue University, 聽說還有遠從 Michigan 跑來的台灣人 在還沒進球場前,就可以看到一群一群一眼就看得出來是台灣人的團體 這個盛況比當年郭泓志來 Reds 比賽時,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2011 NEWPORT JAZZ FESTIVAL 現場錄音(影)

NPR總是這麼佛心啊 他們把今年Newport Jazz Festival的錄音或錄影全部放到網路上給大家聽 有部份錄音還可以直接下載   http://www.npr.org/series/newport-jazz-festival/ 上面連結可以找到全部錄音 http://www.npr.org/templates/archives/archive.php?thingId=92839666&date=08-12-2011&p=16 這個連結則是照日期來放,連錢幾年的表演都有 你說?NPR是不是真的太好用了? :)

Google + 到底可以帶給我甚麼不一樣的服務?

發現一篇國外文章,我頗同意他的想法,請參考這一噗: http://www.plurk.com/p/d07phr ----------- 我的 Google + 帳號: https://plus.google.com/113088414671279586646 歡迎加朋友,不過我暫時還是會主要在 噗浪 鬼混 XD   最近 Google + 正熱門,到處都可以看到問邀請的訊息 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前後發了兩噗簡單寫了自己的使用心得: 1st 噗 , 2nd 噗 不少人都對這項新服務抱持正面的看法(雖然我覺得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真的讓我這麼驚豔) 也有人討論 Google + 跟Facebook、Twitter或是噗浪等的差異 網路上也可以找到很多介紹及討論 Google + 的文章,我在上面那兩噗裡面也有貼連結   但我想到的是: 如果 Google + 只是簡潔有力的 Facebook,那對我的吸引力實在不大 因為我也不需要在一個類似臉書、推特或噗浪的社群網站,但我相信 Google 的野心也不僅只於此 那到底 Google + 可以帶給我甚麼新東西?或是我希望 Google + 可以做到甚麼事情呢? 以下是一些想法:(當然,這些想法有可能是天馬行空,也有可能是因為還在測試階段做不到,甚至是無用的)   1. 整合 Google Calendar、Google Map; Google Calendar 一直是個很受歡迎的強大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