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墨攻 A Battle of WITS



導  演:張之亮
演  員:劉德華、范冰冰、安聖基(韓)、吳奇隆、崔始源(韓)、錢小豪、午馬

原著小說沒機會看
但是改編的漫畫很早以前就看過了
這部漫畫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套
所以知道要改編成電影,讓我還頗期待的

看完以後,我覺得這部最適合完全沒看過漫畫的人去看
如果你看過漫畫,想去看這部
也請把漫畫的劇情丟掉,不然你會覺得跟想像中有些差異
基本上,雖然有些改編的部份我不是太喜歡
但我認為整體還是改得不錯的(跟許多改編漫畫或書的電影比)

對改編部份的感想
1. 漫畫的革離是已經守過很多城的墨者,在電影裡卻變成初次守城
    關於這一點,我喜歡原著的革離,但電影的改法我認為也是不錯
    初次守城的革離,在個性的刻劃上可以更立體
    讓觀眾更能感受到革離內心對戰爭這件事的看法轉變與內省
    而我之所以更喜歡原著的革離
    是因為在原著裡面的革離對自己的信念非常的堅定、不可動搖
    在這部份來講,這樣更像墨者的思考
2. 選角....好吧,我覺得劉德華演革離太帥了,哈哈哈
    有興趣的可以上google找漫畫封面,上面有革離的樣子
    根本就是中年禿頭男子嘛
    但劉德華還是演得不錯啦,他的演技越來越好,也越來越帥
3. 梁王....應該還是為了增加劇情的張力吧
    原著的梁王根本是個腦滿腸肥的傢伙
    電影裡面卻突然變得會玩政治了?!
    關於這點,個人覺得不好也不壞
4. 趙國將軍巷淹中的話,電影裡面實在是有點沒存在感
    原著裡面他可是能與革離一戰的角色啊
    還有他把我很喜歡的一段刪得很短,讓我有點失望
    就是他跟革離兩人初次相約用模擬的方式打戰的地方
    漫畫裡面,巷淹中問革離"你需要多少棋子給你守城?"
    革離只拿起一個棋子,說:"只有我一個就夠了!"
    這段讓我非常的震撼,因為他表達了對自己強烈的自信心
    但很可惜電影沒演出來
    還有他們兩人模擬對戰完後,兩人對看之後,一起豪氣地大笑
    那種惺惺相惜的感覺,在電影中也沒演出,令人有點可惜
5. 其他角色,漫畫裡的角色就算保留原名,其實個性也都被改掉了
    梁適、蔡丘的部份個性被移到子團身上
    同時梁適也把梁王大兒子跟二兒子的個性合而為一
    至於逸悅的話,我覺得根本只是為了多愛情戲而加的啊
    但這些角色的改編不至於令我感到莫名其妙,所以尚可接受
6. 趙軍人數,漫畫是1萬多人,電影變成10萬人!
    這點我就覺得有點太誇張了
    基本上當時的戰爭很少會出到這麼多的人數
    而且歷史中的趙國應該也沒有強到那個程度
    或許導演只是要表達人數上的差距吧?
7. 很多人批評的黑人奴隸
    這個地方的改編我是覺得沒這麼糟啦
    畢竟漫畫裡的那個角色大概要用魔戒咕魯的特效才好做吧
    而為了減短時間,把黑人跟革離之間的淵源刪掉
    雖然有點可惜,但我覺得還可接受
8. 攻城部份,完全看不出來巷淹中戰略的技巧
    但最讓我受不了的部份是最後的熱氣球....
    漫畫是用投石器把士兵丟進去,然後用像降落傘的方式下去
    雖然還是很不合理,但是這樣才能顯現出來那些死士的決心
    但坐熱氣球?最好是這麼輕鬆啦
    有這招幹麼不一開始就用?所以對這一點我實在不能接受

整體而言,這是一部改編得不錯的電影
選角大致上也還好
導演在戰爭還有其他部份的拍攝也跟以往戰爭片有點不同
電影並沒有太多配樂,但我覺得戰爭場面的配樂弄得不錯
大量使用鼓或打擊樂器,很有震撼感
我想依照電影市場的慣性
應該會拍第二集吧,不過不知道會被拍成怎樣
因為後半段的劇情更為複雜,可能會很難處理

這是部值得去大螢幕看的電影,不要錯過
不論有沒有看過漫畫或小說,都請當作看一個全新的東西吧
這樣會有不同的感受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桌球運動的未來在哪?

之前看到客家新聞雜誌針對新埔桌訓做的報導:台灣乒未來 裡面很清楚地介紹了新埔桌訓,以及點出不少台灣桌球界的問題 甚至,我覺得這些其實是台灣運動界的共有問題 請先看這兩段影片吧 (如果只想看裡面提到的問題,請直接看第2段; 但我強力建議從第一個影片開始看,因為可以看到葉教練用心帶球隊,還有球員們很認真用心練球的過程)

FW: 以毒攻毒、種痘不得痘──人類戰痘的免疫史 (中)

【文/江漢聲(作者為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 如果要說「以毒攻毒」,那麼同樣在十八世紀出現的「順勢療法」(Homeopathy)才是最激烈的一種另類療法。德國的哈內曼(C. FS. Hahnemann)觀察金雞納樹皮發熱,用來治療瘧疾的熱很有效,於是他提出以症狀相似的狀況來治療症狀,像辣椒治療發燒、鴉片治療昏睡症;他說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治療疾病的根本,所以他反對「對抗性」的治療,像以鎮靜劑來治療亢奮,或抗菌劑來殺菌,他的用藥原則是以少量的藥物來加強生命力,使生命力元氣增加,就可以消除症狀。這些藥物如果大量或過量中毒就是病人的病因,所以他把任何酊劑都稀釋成為無害的藥物做各種病的治療。這種療法馬上在歐美廣為流行,甚至有「同源療法」(isopathotherapy)的學派產生,主張直接用疾病的病源來治病,像以淋病膿汁治淋病,口服寄生蟲來治寄生蟲,如此「以毒攻毒」的作法也太荒謬了一些。 中國人最早迎戰天花 其實那時候最毒的傳染病是天花,「以毒攻毒」的理論似乎就是免疫學的靈感,但並沒有人想到用在天花。十八世紀時,天花在歐洲已散佈了至少兩百年,沒人知道它從什麼地方來,只知道它愈來愈普遍,在所有傳染病中,像天花這種容易感染給小孩的最為凶猛,有20%到40%的死亡率。在1719年一次流行中,巴黎就死了1萬4千人,1770年印度死亡人數超過300萬,全歐洲沒有一個國家不受其蹂躪,據估計,十八世紀共奪走歐洲6000萬人的性命。這種病毒感染,會使一個人突然高燒、頭痛、背痛、嘔吐和譫妄,進入緊急狀況,到三、四天後,皮膚出現紅色斑點,幾天後轉變成膿泡。這些膿泡多半出現在臉部眼睛,也會出現在前臂、四肢,如果病人存活下來,幾個星期後膿泡會結痂脫落,但就留下永遠無法消除的疤痕,稱之為天花。在十七、十八世紀間,全倫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帶著天花,而三分之二的盲人是由於天花所引起的。 在東方的中國,似乎更早受到天花的毒害。在古籍《皇帝內經》中並無記載,所以相傳是漢代馬援西征所帶回來的傳染病,在東晉開始流行,稱之為「虜瘡」,隋唐時則稱為「豌豆瘡」。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已有詳細敘述,〈時氣皰瘡候〉中認為這種全身都是的皰瘡,行如登豆,又稱「登豆瘡」,外形紫黑,則毒氣重;到了宋朝才稱為豆瘡,後來改「豆」為「痘」;明朝時天花已經常流行而成為一種常見的疾病。 相當於西方十七世紀的中國明朝末年,中國天花流行的情況據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