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22OCT06 CCM Benefit Concert featuring Arturo Sandoval



在Cincinnati聽的第四場表演
也是第一場jazz的表演
主角是照片上這位Arturo Sandoval,小號手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HBO幫他拍的傳記式電影
片名叫for love or country,只有在HBO播,沒有上片
由Andy Garcia飾演Arturo Sandoval
因為這篇的重點不是這部片,所以劇情請見imdb的介紹
http://www.imdb.com/title/tt0236285/

回題回題,回題是岸....

我手邊其實沒有幾張Sandoval的專輯
只知道一些他跟Dizzy的淵源,還有看過傳記電影而已
總之知道他是個大師級的人物
所以當我上學校CCM的演出行事曆看到他要來表演的時候
實在是超級興奮,更好的是,票價只要5塊美金啊!
(但還要感謝CCM的同學,他們買才這麼便宜,不然要10塊;如果非學生的話,是30塊)
不管怎樣,這樣的價錢在台灣還是不可能的
當天演出編制,是以Sandoval搭配CCM jazz department 的學生與教授一同演出
他還帶了自己的percussion手與電bass手,好像還有一個trombone

開場第一首曲子是由學生團開場演出
總共有trombone*4, trumpet*4, sax*4, drums*1, piano*1, double bass*1, guitar*1
雖然是學生團,但聽得出來有幾位出來solo的學生已經很厲害了
中場休息問CCM的同學,好像在場上都是graduate的學生

第二首由Sandoval跟他的團員搭配學生團演出
當然啦,Sandoval的光芒還是蓋過所有人
不過他都很適時地讓學生出來solo
剛開始學生團跟Sandoval有一點點沒接上,不過我想這不能怪學生團們
我覺得他們已經厲害了

第2首由Sandoval搭配CCM的教授們一起表演
教授們總共有piano*1, trombone*1,trumpet*1, sax*1
這首曲子每個人都有很長的時間可以solo
相比之下,教授們的即興比學生們長了許多
而且句子也更繁複且更為好聽
這首還是快歌

第3首還是跟教授們一起表演
這首則是抒情曲
我是很喜歡這種慢節奏的曲子
不過旁邊CCM同學說快睡著了
應該是太舒服了吧:p

接下來是意外的驚喜,而且是非常非常大的驚喜
第一是因為這是臨時決定加的表演
第二則是這首曲子中,Sandoval是整曲彈鋼琴!!!
我完全不知道他的鋼琴彈得這麼好
而且他的percussion手還站到台前開始玩沙鈴!
不是只有單純地用沙鈴打節拍
percussion手的表演還非常地有變化
總之兩個人搭配的超級超級有默契
不知道他這個組合有沒有出過CD,有的話我一定去買
這首曲子完全把氣氛帶到最高點
所有人都聽得目瞪口呆,因為實在太厲害了

上半場最後一首以及下半場的後2首都是由Sandoval搭配學生團
整體來講還是很精彩
而且幾乎每個學生都有機會solo
當然啦,也就聽得出來哪些學生是比較厲害的

最後一首則是節奏組的表現機會
percussion, drums分別有很長的solo
然後Sandoval還加進去打鼓,非常非常high
這首結束之後,本來以為會有安可曲
但很可惜地沒有....真遺憾

這場音樂會聽完
一起去聽的人都覺得非常值回票價
表演內容實在是太精彩了
我現在還有點後悔沒有偷偷把這場錄下來啊

最後說說美中不足的地方(以下是非專業評論,請別鞭我,只是把聽到的感覺說出來)
就是音控啊....據說弄音控的是CCM的教授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不熟悉jazz或是場地問題
一開始的big band的聲音實在是太吵雜了
銅管那邊讓我們聽的快聾掉
樂手solo的時候,聲音沒出來,鋼琴的聲音也幾乎聽不見
後來看得出來Sandoval對音控也不是太滿意
一直比手勢說哪隻麥克風的收音應該要加大
然後一直在找聲音在哪
我覺得這是這場表演唯一比較不足的地方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桌球運動的未來在哪?

之前看到客家新聞雜誌針對新埔桌訓做的報導:台灣乒未來 裡面很清楚地介紹了新埔桌訓,以及點出不少台灣桌球界的問題 甚至,我覺得這些其實是台灣運動界的共有問題 請先看這兩段影片吧 (如果只想看裡面提到的問題,請直接看第2段; 但我強力建議從第一個影片開始看,因為可以看到葉教練用心帶球隊,還有球員們很認真用心練球的過程)

FW: 以毒攻毒、種痘不得痘──人類戰痘的免疫史 (中)

【文/江漢聲(作者為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 如果要說「以毒攻毒」,那麼同樣在十八世紀出現的「順勢療法」(Homeopathy)才是最激烈的一種另類療法。德國的哈內曼(C. FS. Hahnemann)觀察金雞納樹皮發熱,用來治療瘧疾的熱很有效,於是他提出以症狀相似的狀況來治療症狀,像辣椒治療發燒、鴉片治療昏睡症;他說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治療疾病的根本,所以他反對「對抗性」的治療,像以鎮靜劑來治療亢奮,或抗菌劑來殺菌,他的用藥原則是以少量的藥物來加強生命力,使生命力元氣增加,就可以消除症狀。這些藥物如果大量或過量中毒就是病人的病因,所以他把任何酊劑都稀釋成為無害的藥物做各種病的治療。這種療法馬上在歐美廣為流行,甚至有「同源療法」(isopathotherapy)的學派產生,主張直接用疾病的病源來治病,像以淋病膿汁治淋病,口服寄生蟲來治寄生蟲,如此「以毒攻毒」的作法也太荒謬了一些。 中國人最早迎戰天花 其實那時候最毒的傳染病是天花,「以毒攻毒」的理論似乎就是免疫學的靈感,但並沒有人想到用在天花。十八世紀時,天花在歐洲已散佈了至少兩百年,沒人知道它從什麼地方來,只知道它愈來愈普遍,在所有傳染病中,像天花這種容易感染給小孩的最為凶猛,有20%到40%的死亡率。在1719年一次流行中,巴黎就死了1萬4千人,1770年印度死亡人數超過300萬,全歐洲沒有一個國家不受其蹂躪,據估計,十八世紀共奪走歐洲6000萬人的性命。這種病毒感染,會使一個人突然高燒、頭痛、背痛、嘔吐和譫妄,進入緊急狀況,到三、四天後,皮膚出現紅色斑點,幾天後轉變成膿泡。這些膿泡多半出現在臉部眼睛,也會出現在前臂、四肢,如果病人存活下來,幾個星期後膿泡會結痂脫落,但就留下永遠無法消除的疤痕,稱之為天花。在十七、十八世紀間,全倫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帶著天花,而三分之二的盲人是由於天花所引起的。 在東方的中國,似乎更早受到天花的毒害。在古籍《皇帝內經》中並無記載,所以相傳是漢代馬援西征所帶回來的傳染病,在東晉開始流行,稱之為「虜瘡」,隋唐時則稱為「豌豆瘡」。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已有詳細敘述,〈時氣皰瘡候〉中認為這種全身都是的皰瘡,行如登豆,又稱「登豆瘡」,外形紫黑,則毒氣重;到了宋朝才稱為豆瘡,後來改「豆」為「痘」;明朝時天花已經常流行而成為一種常見的疾病。 相當於西方十七世紀的中國明朝末年,中國天花流行的情況據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