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5/27(六)台大爵士音樂祭《Jazz hi hi high》

台大爵士音樂祭 -- Jazz Hi, Hi, High!

主辦單位
台大爵士愛樂社、台大薩克斯風社

活動內容
你可能玩過八里水岸爵士音樂節,你可能嗨過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這次嚐嚐正港台灣爵士樂手們的音樂饗宴吧!
楊曉恩、彭郁雯、姜毓祐、藤井俊充、底細青年團以及其他年輕新興爵士樂團等,5/27(六)下午2點在台大舊體育館前廣場,為你的耳朵抹上甜而不膩的果醬。

活動時間
民國95年5月27日 星期六下午2點 ~ 6點

活動地點
台灣大學舊體育館前廣場

活動對象
所有人(免費入場)

活動流程
主持人:沈鴻元(台北愛樂電台”台北爵士夜”節目主持人)
14:00~14:30 底細青年團開場

14:30~17:00 共7團表演,每團表演時間約15~20分鐘

17:00~18:00 由楊曉恩,彭郁雯,姜毓祐,藤井俊充等國內知名爵士樂手壓軸演出

活動聯絡人
士峰
mail: r91845108@ntu.edu.tw
cell: 0922372006

演出樂團名單:
1. 樂手團
Bass -- 姜毓祐(Jumbo)
Drums -- 藤井俊充(Toshi)
Piano -- 彭郁雯
Saxophone -- 楊曉恩

2. 底細青年團
Alto Saxophone -- 陳芳儀、魯湘永、陳品樺
Baritone Saxophone -- 陳敬文
Bass -- 林克安、劉昱志
Drums -- 蔡少峰
Guitar -- 劉展勳
Piano -- 吳怡慧、王尹倩
Tenor Saxophone -- 陳侯傑、周泰明、章謀傑、吳至傑
Trumpet -- 梅國慶、陳隆泱、黃浚維、周榮作

3. 郁雯的子弟團A
Bass -- 陳春櫻
Drums -- 吳政君
Piano + Vocal -- 盧恩慈

4. 郁雯的子弟團B
Bass -- 小恭
Drums -- 許祐華
Piano -- 陳怡慧
Saxophone -- 陳侯傑

5. Toshi的子弟團A
Bass -- 黃喜蓉
Drums -- 蔡少鋒
Keyboard -- 許祐華

6. Toshi的子弟團B
Bass -- 黃知澍
Drums -- 江尚謙
Keyboard -- 王尹倩

7. Take Five
Bass -- Ashley
Drums -- 張志營
Guitar -- 劉展勳
Keyboard -- 蘇逸哲
Vocal -- 王小菁(Jing)

8. SMOOTH nine to five
Bass -- 王昱凱
Drums李維正
Guitar -- 黃宣銘
Keyboard -- 廖潔萱
Saxophone -- 章謀傑
Vocal -- Djavan

9. 潘恆健的子弟團
Bass -- 劉昱志
Piano -- 蘇郁涵
Saxophone -- 章謀傑
(Guitar -- 梁恩傑)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桌球運動的未來在哪?

之前看到客家新聞雜誌針對新埔桌訓做的報導:台灣乒未來 裡面很清楚地介紹了新埔桌訓,以及點出不少台灣桌球界的問題 甚至,我覺得這些其實是台灣運動界的共有問題 請先看這兩段影片吧 (如果只想看裡面提到的問題,請直接看第2段; 但我強力建議從第一個影片開始看,因為可以看到葉教練用心帶球隊,還有球員們很認真用心練球的過程)

FW: 以毒攻毒、種痘不得痘──人類戰痘的免疫史 (中)

【文/江漢聲(作者為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 如果要說「以毒攻毒」,那麼同樣在十八世紀出現的「順勢療法」(Homeopathy)才是最激烈的一種另類療法。德國的哈內曼(C. FS. Hahnemann)觀察金雞納樹皮發熱,用來治療瘧疾的熱很有效,於是他提出以症狀相似的狀況來治療症狀,像辣椒治療發燒、鴉片治療昏睡症;他說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治療疾病的根本,所以他反對「對抗性」的治療,像以鎮靜劑來治療亢奮,或抗菌劑來殺菌,他的用藥原則是以少量的藥物來加強生命力,使生命力元氣增加,就可以消除症狀。這些藥物如果大量或過量中毒就是病人的病因,所以他把任何酊劑都稀釋成為無害的藥物做各種病的治療。這種療法馬上在歐美廣為流行,甚至有「同源療法」(isopathotherapy)的學派產生,主張直接用疾病的病源來治病,像以淋病膿汁治淋病,口服寄生蟲來治寄生蟲,如此「以毒攻毒」的作法也太荒謬了一些。 中國人最早迎戰天花 其實那時候最毒的傳染病是天花,「以毒攻毒」的理論似乎就是免疫學的靈感,但並沒有人想到用在天花。十八世紀時,天花在歐洲已散佈了至少兩百年,沒人知道它從什麼地方來,只知道它愈來愈普遍,在所有傳染病中,像天花這種容易感染給小孩的最為凶猛,有20%到40%的死亡率。在1719年一次流行中,巴黎就死了1萬4千人,1770年印度死亡人數超過300萬,全歐洲沒有一個國家不受其蹂躪,據估計,十八世紀共奪走歐洲6000萬人的性命。這種病毒感染,會使一個人突然高燒、頭痛、背痛、嘔吐和譫妄,進入緊急狀況,到三、四天後,皮膚出現紅色斑點,幾天後轉變成膿泡。這些膿泡多半出現在臉部眼睛,也會出現在前臂、四肢,如果病人存活下來,幾個星期後膿泡會結痂脫落,但就留下永遠無法消除的疤痕,稱之為天花。在十七、十八世紀間,全倫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帶著天花,而三分之二的盲人是由於天花所引起的。 在東方的中國,似乎更早受到天花的毒害。在古籍《皇帝內經》中並無記載,所以相傳是漢代馬援西征所帶回來的傳染病,在東晉開始流行,稱之為「虜瘡」,隋唐時則稱為「豌豆瘡」。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已有詳細敘述,〈時氣皰瘡候〉中認為這種全身都是的皰瘡,行如登豆,又稱「登豆瘡」,外形紫黑,則毒氣重;到了宋朝才稱為豆瘡,後來改「豆」為「痘」;明朝時天花已經常流行而成為一種常見的疾病。 相當於西方十七世紀的中國明朝末年,中國天花流行的情況據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