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歌仔戲 + jazz = ?

啟彬凱雅+唐美雲劉文亮
這是個很有趣的組合
jazz + 歌仔戲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
當初聽到啟彬凱雅他們有計畫這樣跨界玩音樂時
我就抱著高度期盼的心情,預計至少去聽一場

他們在台北的場次選擇在台大裡的迴廊咖啡
總計有4場,我是去聽第4場表演
這也代表他們已經有了前3場的經驗
所以在表演上會有一些變更

以歌仔戲的曲調為底,用jazz加以延伸出去
至少在台灣這邊,好像還沒人這樣嘗試過
在創新部分,絕對是無庸置疑的極正面評價

在表演的部份
以前我對歌仔戲的印象沒特別深
但在現場聽到唐美雲小姐的歌聲
嗯....印象深刻,對歌仔戲改觀不少
而劉文亮先生的演出也很讚
啟彬凱雅兩人的技巧跟默契也是沒話說的
不過四人在搭配的時候
也許是新嘗試的緣故
唐美雲小姐有一點點對不上去的感覺
似乎還在抓那種即興切入的感覺
但是必須要再次強調的是,她願意做這樣的嘗試,已經很令人敬佩了
劉文亮先生跟啟彬凱雅的互動
顯得比較流暢,這也許是用樂器跟人聲的難度不大一樣吧

上半場的表演
顯得比較中規中矩
大多是標準的ABA結構
其中有一首將陳三五娘改成rap版
新鮮度與娛樂效果很夠,但音樂性反而有點薄弱

下半場的一開始
啟彬著古裝
這樣的確有達到娛樂的效果
但是我覺得適度就好
太過的笑果,我覺得會讓表演因而失焦
之後有表演一首凱雅的曲子
個人覺得那是最有意思的一首
但我想對其他聽眾來說
最摸不著頭緒的一首吧
他們嘗試使用樂手間對抗的表演方式
因此樂曲顯得有點雜亂無章(其實就是比較free啦)
啟彬、凱雅、劉文亮先生,三人在互相競飆時
唐美雲小姐的切入就顯得有些搭不上(其實我覺得是有點難搭啦)
但感覺得到她有試著跳脫歌仔戲既定的唱法
不過可能因為不熟悉jazz的處理方式,因而有點對不上
然後如果要跟上半場相比
我比較喜愛下半場的演出
有更多有趣的東西呈獻給觀眾

整體而言
我覺得這場表演,是很精彩的
在創意跟表演內容上
都有很不錯的表現
尤其是唐美雲小姐的
我覺得她對整體的氣氛控制真的很不錯
適時地跟觀眾互動、對話
也與其他樂手也有足夠的對談
讓觀眾很有參與感
(當然,還有個人歌仔戲演唱技巧部分,真的很好)
可惜的是,現在只剩台南這一場
如果有在台南的朋友
很推薦去聽聽
如果他們這個組合有出CD的話
我也會很樂意地掏出荷包
買一張回去聽的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桌球運動的未來在哪?

之前看到客家新聞雜誌針對新埔桌訓做的報導:台灣乒未來 裡面很清楚地介紹了新埔桌訓,以及點出不少台灣桌球界的問題 甚至,我覺得這些其實是台灣運動界的共有問題 請先看這兩段影片吧 (如果只想看裡面提到的問題,請直接看第2段; 但我強力建議從第一個影片開始看,因為可以看到葉教練用心帶球隊,還有球員們很認真用心練球的過程)

FW: 以毒攻毒、種痘不得痘──人類戰痘的免疫史 (中)

【文/江漢聲(作者為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 如果要說「以毒攻毒」,那麼同樣在十八世紀出現的「順勢療法」(Homeopathy)才是最激烈的一種另類療法。德國的哈內曼(C. FS. Hahnemann)觀察金雞納樹皮發熱,用來治療瘧疾的熱很有效,於是他提出以症狀相似的狀況來治療症狀,像辣椒治療發燒、鴉片治療昏睡症;他說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治療疾病的根本,所以他反對「對抗性」的治療,像以鎮靜劑來治療亢奮,或抗菌劑來殺菌,他的用藥原則是以少量的藥物來加強生命力,使生命力元氣增加,就可以消除症狀。這些藥物如果大量或過量中毒就是病人的病因,所以他把任何酊劑都稀釋成為無害的藥物做各種病的治療。這種療法馬上在歐美廣為流行,甚至有「同源療法」(isopathotherapy)的學派產生,主張直接用疾病的病源來治病,像以淋病膿汁治淋病,口服寄生蟲來治寄生蟲,如此「以毒攻毒」的作法也太荒謬了一些。 中國人最早迎戰天花 其實那時候最毒的傳染病是天花,「以毒攻毒」的理論似乎就是免疫學的靈感,但並沒有人想到用在天花。十八世紀時,天花在歐洲已散佈了至少兩百年,沒人知道它從什麼地方來,只知道它愈來愈普遍,在所有傳染病中,像天花這種容易感染給小孩的最為凶猛,有20%到40%的死亡率。在1719年一次流行中,巴黎就死了1萬4千人,1770年印度死亡人數超過300萬,全歐洲沒有一個國家不受其蹂躪,據估計,十八世紀共奪走歐洲6000萬人的性命。這種病毒感染,會使一個人突然高燒、頭痛、背痛、嘔吐和譫妄,進入緊急狀況,到三、四天後,皮膚出現紅色斑點,幾天後轉變成膿泡。這些膿泡多半出現在臉部眼睛,也會出現在前臂、四肢,如果病人存活下來,幾個星期後膿泡會結痂脫落,但就留下永遠無法消除的疤痕,稱之為天花。在十七、十八世紀間,全倫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帶著天花,而三分之二的盲人是由於天花所引起的。 在東方的中國,似乎更早受到天花的毒害。在古籍《皇帝內經》中並無記載,所以相傳是漢代馬援西征所帶回來的傳染病,在東晉開始流行,稱之為「虜瘡」,隋唐時則稱為「豌豆瘡」。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已有詳細敘述,〈時氣皰瘡候〉中認為這種全身都是的皰瘡,行如登豆,又稱「登豆瘡」,外形紫黑,則毒氣重;到了宋朝才稱為豆瘡,後來改「豆」為「痘」;明朝時天花已經常流行而成為一種常見的疾病。 相當於西方十七世紀的中國明朝末年,中國天花流行的情況據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