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A list of the 10 books that have affected me 十本曾經對我的人生造成影響的書

因為被推坑王 愛姐臉書上點名,
要列出十本曾經對我造成影響的書,
所以我只好誠惶誠恐地回家翻書櫃、列清單、照照片,
順便重拾以前看這些書的回憶。

現在回頭想想,
我選擇書的方式常常是以類型來區分,
每一個時期都有特別愛看的類型,
例如:武俠、科幻、科普、奇幻、歷史小說等,
在那個時期,就會找一堆同類型的書來看,
裡面會有非常喜愛的作品,也當然會有地雷,
但不管怎樣,這些書都構成了某一個時期的我,
隨著時間的堆疊,他們也變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下是我的清單:
I was tagged by Jing-Fang Kuo to share a list of the 10 books that have affected me. For those I've tagged, the instructions are to share 10 books that have stayed with you in some way. Don't take more than a few minutes and do not think too hard. They do not have to be the "right" books or great works of literature, just ones that have affected you in some way. And tag 10 friends including me so I can see your list!
我盡量用看這些書的時間來列書單,順便寫些對這些書的回憶

1. 亞森羅蘋 + 福爾摩斯
這兩個系列應該是開拓我幼小冒險心靈的啟蒙書吧,哈哈哈
還記得以前中廣的深夜廣播劇『午夜奇譚』,
以有聲書的方式朗讀亞森羅蘋、福爾摩斯等書籍,
因為小時候會被早早趕去睡,
所以我還記得晚上都會偷爬起來聽或者拿錄音機錄下來,
不知道現在那些錄音帶到哪了.........

2. 金庸全系列
小學六年級時,老爸帶了幾本金庸回來(好像是射雕英雄傳吧)
為了一口氣看完這幾本,還拿著手電筒躲在棉被裡偷看,
看完所有金庸作品後,也開啟了我對武俠小說的熱愛,
在小六到國三這個時期,
不管是偷跑去租書店或站書店看,
硬是把古龍、溫瑞安、梁羽生、還珠樓主、上官鼎等人的作品全部掃完,
現在想想當時還真有毅力啊

3. 龍槍編年史:秋暮之巨龍
這是我的第一套奇幻小說,
國中時看的,印象中是國中好友的推坑,
接著是魔戒三部曲,之後才是地海、黃金羅盤等其他系列。

4. 倪匡全系列
高中補習時翹課跑去書店把裡面所有的倪匡小說都看完了,哈
早期作品裡面的劇情真的是想像力豐富,
所以即使倪匡後期作品越寫越無趣,讓我邊看邊罵,
但在我的科幻小說閱讀史中,絕對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

5. 別鬧了,費曼先生
我不愛傳記類作品,
但這本我重看了好多次,
費曼的思考和說話方式太對我胃口了!



















6. 老子、莊子
沒開玩笑,這兩本對我的人生哲學造成的影響很大

7. 攻殼機動隊
士郎正宗 25 年前能畫出這樣的劇情,真的很強大!
加上後來的電影、 TV 動畫版及所有延伸作品,
還有眾多其他跟攻殼致敬或借用概念的電影,
這部作品絕對值得一看!

8. Jazz 爵士樂天才班
當年我開始自行摸索聽爵士樂就是從這本書開始。



















9. 槍砲、病菌與鋼鐵
這本書大大地拓寬了我看所有事情的思考角度


















10. 傅科擺
我的第一本 Eco 的作品不是玫瑰的名字,而是這本傅科擺
不過現在回頭看,當初我怎麼有毅力一口氣把這本啃完啊?



















遺珠:(這部份永遠補不完吧.......)
中國童話
漢聲小百科
吳姊姊講歷史故事
螞蟻三部曲
水滸傳
三國志
地海巫師系列
Monster
匈奴
魔戒三部曲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桌球運動的未來在哪?

之前看到客家新聞雜誌針對新埔桌訓做的報導:台灣乒未來 裡面很清楚地介紹了新埔桌訓,以及點出不少台灣桌球界的問題 甚至,我覺得這些其實是台灣運動界的共有問題 請先看這兩段影片吧 (如果只想看裡面提到的問題,請直接看第2段; 但我強力建議從第一個影片開始看,因為可以看到葉教練用心帶球隊,還有球員們很認真用心練球的過程)

FW: 以毒攻毒、種痘不得痘──人類戰痘的免疫史 (中)

【文/江漢聲(作者為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 如果要說「以毒攻毒」,那麼同樣在十八世紀出現的「順勢療法」(Homeopathy)才是最激烈的一種另類療法。德國的哈內曼(C. FS. Hahnemann)觀察金雞納樹皮發熱,用來治療瘧疾的熱很有效,於是他提出以症狀相似的狀況來治療症狀,像辣椒治療發燒、鴉片治療昏睡症;他說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治療疾病的根本,所以他反對「對抗性」的治療,像以鎮靜劑來治療亢奮,或抗菌劑來殺菌,他的用藥原則是以少量的藥物來加強生命力,使生命力元氣增加,就可以消除症狀。這些藥物如果大量或過量中毒就是病人的病因,所以他把任何酊劑都稀釋成為無害的藥物做各種病的治療。這種療法馬上在歐美廣為流行,甚至有「同源療法」(isopathotherapy)的學派產生,主張直接用疾病的病源來治病,像以淋病膿汁治淋病,口服寄生蟲來治寄生蟲,如此「以毒攻毒」的作法也太荒謬了一些。 中國人最早迎戰天花 其實那時候最毒的傳染病是天花,「以毒攻毒」的理論似乎就是免疫學的靈感,但並沒有人想到用在天花。十八世紀時,天花在歐洲已散佈了至少兩百年,沒人知道它從什麼地方來,只知道它愈來愈普遍,在所有傳染病中,像天花這種容易感染給小孩的最為凶猛,有20%到40%的死亡率。在1719年一次流行中,巴黎就死了1萬4千人,1770年印度死亡人數超過300萬,全歐洲沒有一個國家不受其蹂躪,據估計,十八世紀共奪走歐洲6000萬人的性命。這種病毒感染,會使一個人突然高燒、頭痛、背痛、嘔吐和譫妄,進入緊急狀況,到三、四天後,皮膚出現紅色斑點,幾天後轉變成膿泡。這些膿泡多半出現在臉部眼睛,也會出現在前臂、四肢,如果病人存活下來,幾個星期後膿泡會結痂脫落,但就留下永遠無法消除的疤痕,稱之為天花。在十七、十八世紀間,全倫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帶著天花,而三分之二的盲人是由於天花所引起的。 在東方的中國,似乎更早受到天花的毒害。在古籍《皇帝內經》中並無記載,所以相傳是漢代馬援西征所帶回來的傳染病,在東晉開始流行,稱之為「虜瘡」,隋唐時則稱為「豌豆瘡」。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已有詳細敘述,〈時氣皰瘡候〉中認為這種全身都是的皰瘡,行如登豆,又稱「登豆瘡」,外形紫黑,則毒氣重;到了宋朝才稱為豆瘡,後來改「豆」為「痘」;明朝時天花已經常流行而成為一種常見的疾病。 相當於西方十七世紀的中國明朝末年,中國天花流行的情況據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