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日漸回復的球感....

球感怎麼回來的呢?說來話長啊....

說來話長是嗎?那太好了

既然這是篇除草文章,那就多寫點廢話吧 

先來個前情提要吧

自從我換拍子後,一直沒有適應過來

當然啦,很大的原因是我實在沒有固定去打球

這樣球感會回來才怪....

一開始我最大的失策,是不知道新球拍的厚度是10mm,原本是9mm

我還請蘇重幫我貼了張max的green power

整個就是噴到不行,連切球都會亂飛

後來又陸續換了幾張皮,但一直用不順手

直到有一天,狠下心來在這邊買了一張1.8的tango(好貴....大概40幾塊....)

然後才接到下面我要說的事

 

話說前一陣子的某一天

老美球友Joe在跟我打球時

因為一直接不好我的發球

結果竟然在2:0,到第3局中間時,突然抓我的發球

說我發球遮擋....

我實在覺得這樣很惡劣

他自己當天打爛,還怪我的發球,怎麼之前都沒聽他抗議過?

後來我整個就是不爽,沒想到反而當天打得非常好

也許因為刻意去注意不要遮擋到發球,打起來特別專心

所以後來連續地把Joe宰了兩次

本來還想打完跑去跟他說,你輸我的原因不是因為發球接不好,是你今天自己打得爛= =

後來我還在打時,他就閃人了,就沒講到,真可惜 :p

 

上面是起因

接下來是隔了幾天

等跟別人play時,美裔越南人Robert,找我跟他練球

沒想到這一練之下

突然開始覺得咬到球了!竟然我以前最糟的弧圈也有了一點點的感覺

當天打得就還滿順手的

 

接著到了上禮拜的某天

我竟然打掉Nick啦,哇哈哈,好爽

他目前大概2300多左右

雖然以前贏過一次,但那是他手受傷,反手幾乎不能用狀況下

根本只是趁人之危

但那天則是紮紮實實地用3:2把他打下桌去,當天真的心理還滿爽的

因為還滿清楚知道自己在打什麼球,那種感覺已經很久沒抓到了

 

時間來到今天,雖然還是輸給Nick

不過卻是我第一次把主播先生Dave打下去(他真的是主播....Cincinnati當地電視新聞台的主播)

其實打贏他的意義比贏Nick大

因為我自己知道,其實我跟Nick還有一點差距,尤其是相持球的部份

所以就算贏了,還是有點僥倖成份,充其量只是把我們的差距拉到37或46

可是Dave是削球手(他大約2100多分),要打贏他,一定得要夠穩定,不能自己亂死

對於我這種無腦打法,的確費一番功夫

而且根據過往戰績,我幾乎都是3:0被清掉,比跟Nick打還慘....(主要是因為我實在不會打削球)

但今天的狀況整個就是很順,不管是loop或speedo,都可以流暢地擊出

而且在幾板之內就可以解決掉他

除了第一局腦充血亂打以外,第二局之後就穩下來慢慢地進攻

中間第四局手賤抖了幾下,所以從7:3被追到deuce,然後被逆轉

接下來第5局開局也很順,擺短跟拉長都得心應手

不過到了8:4,手又開始不穩,被追到9:8

可是這次終於比較用大腦打球,守住最後戰果,哇哈哈

 

整體來說,我想最近最大的進步是我比較能抓到摩擦的感覺

原本我的球形是以speedo為主,loop一直拉得不好(完全沒殺傷力)

但最近有空看看別人比賽的錄影,開始去揣摩把弧線拉出來的感覺,所以才有一點點進步

不過接下來就是要加強發球,有機會就要多練新發球

如果要非常注意完全不遮擋到球,在發球上一定要多下點功夫

 

就這樣吧

以除草文章來說,這篇應該很有誠意吧 XD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桌球運動的未來在哪?

之前看到客家新聞雜誌針對新埔桌訓做的報導:台灣乒未來 裡面很清楚地介紹了新埔桌訓,以及點出不少台灣桌球界的問題 甚至,我覺得這些其實是台灣運動界的共有問題 請先看這兩段影片吧 (如果只想看裡面提到的問題,請直接看第2段; 但我強力建議從第一個影片開始看,因為可以看到葉教練用心帶球隊,還有球員們很認真用心練球的過程)

FW: 以毒攻毒、種痘不得痘──人類戰痘的免疫史 (中)

【文/江漢聲(作者為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 如果要說「以毒攻毒」,那麼同樣在十八世紀出現的「順勢療法」(Homeopathy)才是最激烈的一種另類療法。德國的哈內曼(C. FS. Hahnemann)觀察金雞納樹皮發熱,用來治療瘧疾的熱很有效,於是他提出以症狀相似的狀況來治療症狀,像辣椒治療發燒、鴉片治療昏睡症;他說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治療疾病的根本,所以他反對「對抗性」的治療,像以鎮靜劑來治療亢奮,或抗菌劑來殺菌,他的用藥原則是以少量的藥物來加強生命力,使生命力元氣增加,就可以消除症狀。這些藥物如果大量或過量中毒就是病人的病因,所以他把任何酊劑都稀釋成為無害的藥物做各種病的治療。這種療法馬上在歐美廣為流行,甚至有「同源療法」(isopathotherapy)的學派產生,主張直接用疾病的病源來治病,像以淋病膿汁治淋病,口服寄生蟲來治寄生蟲,如此「以毒攻毒」的作法也太荒謬了一些。 中國人最早迎戰天花 其實那時候最毒的傳染病是天花,「以毒攻毒」的理論似乎就是免疫學的靈感,但並沒有人想到用在天花。十八世紀時,天花在歐洲已散佈了至少兩百年,沒人知道它從什麼地方來,只知道它愈來愈普遍,在所有傳染病中,像天花這種容易感染給小孩的最為凶猛,有20%到40%的死亡率。在1719年一次流行中,巴黎就死了1萬4千人,1770年印度死亡人數超過300萬,全歐洲沒有一個國家不受其蹂躪,據估計,十八世紀共奪走歐洲6000萬人的性命。這種病毒感染,會使一個人突然高燒、頭痛、背痛、嘔吐和譫妄,進入緊急狀況,到三、四天後,皮膚出現紅色斑點,幾天後轉變成膿泡。這些膿泡多半出現在臉部眼睛,也會出現在前臂、四肢,如果病人存活下來,幾個星期後膿泡會結痂脫落,但就留下永遠無法消除的疤痕,稱之為天花。在十七、十八世紀間,全倫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帶著天花,而三分之二的盲人是由於天花所引起的。 在東方的中國,似乎更早受到天花的毒害。在古籍《皇帝內經》中並無記載,所以相傳是漢代馬援西征所帶回來的傳染病,在東晉開始流行,稱之為「虜瘡」,隋唐時則稱為「豌豆瘡」。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已有詳細敘述,〈時氣皰瘡候〉中認為這種全身都是的皰瘡,行如登豆,又稱「登豆瘡」,外形紫黑,則毒氣重;到了宋朝才稱為豆瘡,後來改「豆」為「痘」;明朝時天花已經常流行而成為一種常見的疾病。 相當於西方十七世紀的中國明朝末年,中國天花流行的情況據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