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轉錄]壓歲錢的來歷 (一)

壓歲錢的來歷 (一) 
【文/王書輝】

在我國傳統的歲時節日裡,除夕與元旦可說是最受國人重視的節慶之一。即使現今春節假期的年味已日趨淡薄,但還是有不少人習慣於年前採辦年貨,除夕夜閤家團圓、守歲圍爐,年初一祀神祭祖、拜賀新年。可見得傳統文化的身影仍根深柢固地影響著現代社會的作息。

對大多數兒童來說,過年是個可以盡情玩樂的時節,除了穿戴新衣、燃放炮竹之外,從大人手裡領取紅包也是令孩子們雀躍欣喜的。從文獻資料來看,過年時長輩賞紅包給晚輩的習俗,大約是清初以後才逐漸普及的。追究其源,應與以下幾項禮俗有關。 

三日洗兒
唐五代時期有三日洗兒的風俗,就是在嬰兒誕生的第三天,家人要為嬰兒沐浴,親友也會前來祝賀祈福。唐人李德裕編纂的《次柳氏舊聞》記載了一段頗為生動的故事:唐玄宗時,皇子李亨(即肅宗)之妻吳氏產下一子(即代宗李豫),「三日,上幸東宮,賜之金盤,命以浴」,但因「皇孫龍體未舒」,於是褓姆暗中換了一個同日所生而「體貌豐碩」的嬰兒,卻沒想到竟被玄宗一眼識破,褓姆不得不將真皇孫抱來,玄宗一見,「大喜,置諸掌中,向日視之,笑曰:『此兒福祿,遠過其父。』」從玄宗喜抱皇孫的反應看來,他之所以賜嫡孫金盤洗浴,正是表達了長輩對新生兒的重視與祝福之意。

洗兒儀式在傳統社會裡始終綿延不絕,只不過後來未必一定是在嬰兒出生的第三天舉行。宋人孟元老曾在《東京夢華錄》卷五〈育子〉裡描寫盛行於民間的滿月洗兒會:

至滿月,……大展洗兒會,親賓盛集。煎香湯於盆中,下?子綵錢蔥蒜等;用數丈綵繞之,名曰「圍盆」;以釵子攪水,謂之「攪盆」;觀者各撒錢於水中,謂之「添盆」。

洗兒時在香湯中放置綵錢,觀禮的親友也撒錢於水中,自是成人祝願嬰兒長成之後得享榮華富貴的期待,反映了人們因新生命的降臨而滿懷憧憬,並藉由洗兒撒錢的儀式傳達無限的祝福。雖然洗兒儀式與過年期間發給晚輩壓歲錢的習俗沒有直接關係,但兩者都是長輩以金錢傳達對晚輩的祝福,其基本心態是一致的。事實上,中國人崇尚追求富貴功名,在許多喜慶場合或節俗裡,金錢往往用來做為坐享富貴榮華的心理想像催化劑。過年講究的是除舊佈新,一切希望寄託於來年,此時金錢所扮演的角色當然也更形重要。

臘日賞錢
臘日是我國最古老的節日之一,早在春秋時代就已有相關記載。魏晉以前的臘日沒有固定的日期,按《說文.肉部》解釋:「臘,冬至後三戌,臘祭百神」,可知漢代的臘日是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後來又受五德終始說的影響,每逢朝代更迭,臘日也就隨之改變,於是魏以十二月的第一個辰日為臘日,晉武帝即位則「改景初曆為太始曆,臘以酉,社以丑」(文見《晉書.武帝紀》)。直至《荊楚歲時記》才明確指出「十二月八日為臘日」,自此始有「臘八」之說。

古時每逢臘日,往往會舉行祭祖祀神與驅鬼避疫等儀式,朝廷也會以財貨賞賜群臣百官。《後漢書.何敞傳》李賢注記載:

臘賜大將軍、三公錢各二十萬,牛肉二百斤,粳米二百斛,特進、侯十五萬,卿十萬,校尉五萬,尚書三萬,侍中、將、大夫各二萬,千石、六百石各七千,虎賁、羽林郎二人共三千,以為祀門戶直。見《漢官儀》也。(〈禮儀志〉劉昭注引《漢官名秩》內容稍有不同。)

然則宮廷臘賜之俗起源甚早,其用意自是對群臣參與宮廷舉行的諸多臘日儀式的酬賞,使群臣能有足夠的資金支應臘日至正旦期間的龐大開銷。這是皇家對文武官員的恩賜,當然也只有皇室擁有賞賜多寡與否的裁量權,其他人是不可輕易僭越的。東漢章帝時,外戚馬氏當權,第五倫惟恐外戚勢力坐大,於是上書揭發馬氏諸多拉攏權貴的作為,其中一條就是「臘日亦遺其在洛中者錢各五千」,並認為此舉「不應經義,惶恐不敢不以聞」(文皆見《後漢書.第五倫傳》)。與皇室的賞賜相比,馬氏所分的錢不算太多,但因與體制不合,就被認為是「不應經義」之舉,可見臘賜強調的不僅只是尊卑階級的差異,而且還是專屬皇室的絕對權力。

由於臘日與正旦相去不遠,人們往往將臘日視為過年的序幕,兩個節日的禮俗也就常有相通之處,並互相影響。

~未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桌球運動的未來在哪?

之前看到客家新聞雜誌針對新埔桌訓做的報導:台灣乒未來 裡面很清楚地介紹了新埔桌訓,以及點出不少台灣桌球界的問題 甚至,我覺得這些其實是台灣運動界的共有問題 請先看這兩段影片吧 (如果只想看裡面提到的問題,請直接看第2段; 但我強力建議從第一個影片開始看,因為可以看到葉教練用心帶球隊,還有球員們很認真用心練球的過程)

FW: 以毒攻毒、種痘不得痘──人類戰痘的免疫史 (中)

【文/江漢聲(作者為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 如果要說「以毒攻毒」,那麼同樣在十八世紀出現的「順勢療法」(Homeopathy)才是最激烈的一種另類療法。德國的哈內曼(C. FS. Hahnemann)觀察金雞納樹皮發熱,用來治療瘧疾的熱很有效,於是他提出以症狀相似的狀況來治療症狀,像辣椒治療發燒、鴉片治療昏睡症;他說引起疾病的原因就是治療疾病的根本,所以他反對「對抗性」的治療,像以鎮靜劑來治療亢奮,或抗菌劑來殺菌,他的用藥原則是以少量的藥物來加強生命力,使生命力元氣增加,就可以消除症狀。這些藥物如果大量或過量中毒就是病人的病因,所以他把任何酊劑都稀釋成為無害的藥物做各種病的治療。這種療法馬上在歐美廣為流行,甚至有「同源療法」(isopathotherapy)的學派產生,主張直接用疾病的病源來治病,像以淋病膿汁治淋病,口服寄生蟲來治寄生蟲,如此「以毒攻毒」的作法也太荒謬了一些。 中國人最早迎戰天花 其實那時候最毒的傳染病是天花,「以毒攻毒」的理論似乎就是免疫學的靈感,但並沒有人想到用在天花。十八世紀時,天花在歐洲已散佈了至少兩百年,沒人知道它從什麼地方來,只知道它愈來愈普遍,在所有傳染病中,像天花這種容易感染給小孩的最為凶猛,有20%到40%的死亡率。在1719年一次流行中,巴黎就死了1萬4千人,1770年印度死亡人數超過300萬,全歐洲沒有一個國家不受其蹂躪,據估計,十八世紀共奪走歐洲6000萬人的性命。這種病毒感染,會使一個人突然高燒、頭痛、背痛、嘔吐和譫妄,進入緊急狀況,到三、四天後,皮膚出現紅色斑點,幾天後轉變成膿泡。這些膿泡多半出現在臉部眼睛,也會出現在前臂、四肢,如果病人存活下來,幾個星期後膿泡會結痂脫落,但就留下永遠無法消除的疤痕,稱之為天花。在十七、十八世紀間,全倫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帶著天花,而三分之二的盲人是由於天花所引起的。 在東方的中國,似乎更早受到天花的毒害。在古籍《皇帝內經》中並無記載,所以相傳是漢代馬援西征所帶回來的傳染病,在東晉開始流行,稱之為「虜瘡」,隋唐時則稱為「豌豆瘡」。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已有詳細敘述,〈時氣皰瘡候〉中認為這種全身都是的皰瘡,行如登豆,又稱「登豆瘡」,外形紫黑,則毒氣重;到了宋朝才稱為豆瘡,後來改「豆」為「痘」;明朝時天花已經常流行而成為一種常見的疾病。 相當於西方十七世紀的中國明朝末年,中國天花流行的情況據說有